1960年3月的一天,聂荣臻突然将周恩来从会议室叫出来,聂荣臻面如土色地说:“收到关于钱学森的重要情报。” 1955年9月的一个下午,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轮船,这位被美国海军次长称为“抵得上五个师”的科学家,终于结束了五年的软禁生活。 然而回到祖国的钱学森并没有获得完全的自由,组织上给他配了一名特殊的工作人员——警卫秘书刁九勃。这个安排让钱学森有些不解,直到聂荣臻元帅亲自找他谈话。 “学森同志,你现在的价值比黄金还珍贵。”聂荣臻说话时很严肃,“我们得到消息,有人想对你不利。”原来情报部门截获了敌特的暗杀计划,目标就是刚回国的钱学森。 从那时起刁九勃就成了钱学森的影子,这个看起来普通的中年男人,其实是从警卫部队精挑细选出来的,他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无论何时何地,都要保持在钱学森三米范围内。 最初的磨合并不顺利,钱学森想和夫人蒋英去王府井逛街,刁九勃摇头:“人多,不安全。”钱学森想独自散步思考问题,刁九勃紧跟不舍:“对不起,这是纪律。” 甚至连家里来客人,都得经过刁九勃这一关,登记身份、电话确认、当面核实,一道都不能少。有次钱学森的老同学来访,在门口等了半小时才被放行,弄得大家都很尴尬。 钱学森起初有些抵触,觉得这样的生活太不自由了,可随着接触增多,他渐渐理解了刁九勃的良苦用心。每次出门,刁九勃都会提前踩点,规划最安全的路线。 连钱学森的座驾都有讲究。最初配的是一辆天蓝色进口轿车,在当时的北京街头格外显眼。聂荣臻一看就皱眉:“太张扬了,赶紧换成黑色的普通车。” 这种看似过分的小心,其实都有道理,1958年的一个深夜,安保人员在钱学森家附近发现了可疑人员,经过审讯才知道,这人已经盯梢了好几天,想摸清钱学森的作息规律。 更惊险的一次是在食堂,工作人员例行检查时,发现钱学森那份饭菜的颜色有些异常,经过化验,竟然检出了有害物质,从此钱学森的食物都要经过专门的检测。 刁九勃的工作强度超乎想象,钱学森经常工作到深夜,他就在办公室外的椅子上守着,钱学森出差,他负责打包行李、安排住宿、检查房间安全。 有年春节,刁九勃的妻子突发急病住院,他却因为钱学森要参加重要会议不能离开,钱学森知道后主动“赶”他去医院,结果两小时后会议有变,刁九勃竟然又出现在了会议室门口。 “你怎么回来了?”钱学森既心疼又无奈,刁九勃憨厚地笑笑:“妻子没事,就是感冒发烧,您这边更重要。”后来钱学森才知道,刁九勃是趁妻子输液的间隙跑回来的。 在西北核试验基地的日子更加辛苦,那里条件艰苦,风沙很大,住的是简易房,刁九勃不仅要负责钱学森的安全,还要处理各种生活琐事,有时钱学森在实验室待一整天,他就在外面站一整天。 最让人感动的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那个夜晚,当蘑菇云腾空而起时,在场的所有人都在欢呼跳跃。钱学森激动得热泪盈眶,回头却看到刁九勃还在紧张地观察四周,没有丝毫放松。 “九勃,成功了!你也高兴一下吧。”钱学森拍拍他的肩膀,刁九勃这才露出笑容:“钱老,我的任务就是让您安全地看到这一天。” 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,针对钱学森的安全威胁逐渐减少,1970年东方红卫星成功发射后,组织决定调整对钱学森的保卫等级。刁九勃也要离开了。 临别时这两个共同生活了15年的人都有些不舍,钱学森送给刁九勃一块手表,上面刻着“时间见证友谊”几个字,刁九勃则留下了一句让钱学森终生难忘的话:“您活着,中国的火箭就能飞得更远。”后来刁九勃被调到其他岗位,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守护过钱学森15年,他从不主动提起这段经历,只是偶尔看到火箭发射的新闻时,会默默地露出微笑。 钱学森在回忆录中写道:“九勃是我见过最尽职的人,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忠诚,什么叫奉献。”这段特殊的守护关系,成为那个年代最珍贵的记忆之一。 信源:《钱学森》_CCTV节目官网-纪录片_央视网. 央视网
1955年,毛主席说:“论功、论历、论才、论德,粟裕可以领元帅衔,”之后周总理的
【2评论】【13点赞】
公杰
有功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