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6年,张凯丽听闻婆婆要来住,大手一挥,想着单独给婆婆买个房,谁知,丈夫却坚持拒绝,直言想让母亲住在家里......
1996年春天,北京东三环某小区里,张凯丽拿着新楼盘的宣传册兴冲冲回家。
听说婆婆要从深圳来常住,她盘算着在隔壁单元买套房,既方便照顾又能保留各自空间。
谁知丈夫张建全把册子一推:
"妈来了就住家里,哪有让老人单独住的道理。"
张凯丽心里咯噔一下,眼前闪过那些婆媳争吵的邻里传闻。
这个在《渴望》里演活"国民媳妇"的女演员,此刻真切体会到了生活的戏剧性。
当年她为爱情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,从北京跑到深圳嫁给出道作家,如今丈夫经商刚起步,自己拍戏机会寥寥,三口人挤在七十平米的房子里。
再来个老人,这日子怎么过?
婆婆搬来的头个月,家里静得能听见针掉。
老太太总爱把毛巾叠成豆腐块,张凯丽收拾好的衣柜转眼就被重新归整。
有天张凯丽发现婆婆偷偷把剩菜藏冰箱底层,忍不住说:
"妈,隔夜菜对身体不好。"
老太太低头搓衣角:
"建全小时候,半碗粥都要留三顿。"
这话像根针扎进心里,张凯丽突然明白婆婆不是挑剔,是苦日子过怕了。
转机发生在婆婆膝盖手术那天。
张凯丽请了半个月假,天天往医院跑。
有次给婆婆擦身发现她后背全是拔火罐的紫印,才知老人夜里疼得睡不着。
那晚张凯丽抱着暖水袋坐病床边,像哄孩子似的给婆婆揉腿。
月光照在老人花白头发上,她忽然嘟囔:
"当年建全他爸走时,就担心我拖累孩子..."
三个月后,张凯丽母亲查出尿毒症。
她咬咬牙把两位老人都接来北京。
六十平米的小屋顿时热闹非凡,两个老太太为谁用厨房差点吵起来。
张凯丽想出个法子——把菜谱写成两份,周一到三按婆婆口味做鲁菜,周四到六按母亲喜好炖东北菜。
周日全家下馆子,两个老人抢着付钱的样子,逗得服务员直乐。
最艰难时,张建全的生意赔得精光。
有天张凯丽看见丈夫蹲在楼道抽烟,烟头堆了七八个。
她没说话,转身把最后件皮大衣送进当铺。
那天晚上全家吃着清汤面,婆婆突然掏出手绢包:
"这是老家房子的租金。"
层层打开是三千块钱,票面还带着樟脑丸味。
张建全眼圈当场就红了。
2001年开春,张凯丽接到《保卫延安》邀约。
捏着"宋美龄"的剧本,她三天没合眼。
开拍前夜,婆婆把熨好的旗袍递过来:
"当年我在上海见过宋夫人,她走路时后脖颈挺得像根葱。"
这句提醒让张凯丽醍醐灌顶,后来导演夸她把贵妇的仪态演活了。
《裸婚时代》播出那年,张凯丽五十岁。
演完刻薄丈母娘走在街上,竟有年轻人冲她喊"田淑云别欺负童佳倩"。
女儿张可盈躲在树后偷笑,回家却认真说:
"妈,您演得越招人恨,说明越成功。"
丈夫更绝,把网友骂她的帖子打印裱框,题字"演技认证书"。
如今六十六岁的张凯丽,每天清早要陪百岁婆婆打太极。
社区花园里常见这有趣一幕:老太太打"野马分鬃"像模像样,儿媳妇倒常同手同脚。
有次婆婆突然停下说:
"当年你要真给我买房,咱娘俩就生分了。"
张凯丽挽住婆婆胳膊笑:
"是您教会我,家长里短比演戏难多了。"
去年深秋,张可盈主演的话剧首演。
谢幕时姑娘突然朝台下喊:
"妈!戏里我演女儿,戏外我想做您的骄傲!"
灯光扫过观众席,镜头里的张凯丽笑着抹眼泪,身旁丈夫的手正与她的手十指相扣。
二十三年前那个为婆媳关系发愁的夜晚,她大概想不到会有这样的圆满。
主要信源:(人民网——张凯丽老公张建全曝光 17岁女儿外形甜美可人【2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