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6 年,山西一名中年男子去旧货市场淘书,突然,他被旧书中滑落的几张泛黄的纸片吸引,后来,居然找出了 84 张这样的黄纸,他激动地问摊主:“老板,怎么卖?” 精明的摊主狮子大开口:“3000 元!” 没想到,男子说:“行,帮我保管好,我马上去筹钱!” 1996 年秋天,山西太原的一个旧货市场里,退休的山西省检察院干部王艾甫正在闲逛,希望能淘到些有价值的旧物。 王艾甫转身往家赶时,脚底下都带着风。1996 年的 3000 块可不是笔小数目,他家那会儿日子过得紧巴,老伴儿每月退休金刚够日常开销。他冲进家门,把兜里几张皱巴巴的零钱往桌上一放,拽着老伴儿的手就往里屋走:“你那压箱底的存折,先取出来应急!” 老伴儿被他拽得踉跄,盯着他发红的眼眶犯嘀咕:“啥宝贝值得你这样?别是让人骗了。” 王艾甫急得直搓手,却没法说清 —— 刚才匆匆扫了几眼,那些黄纸上是密密麻麻的名字,还有 “牺牲”“籍贯” 的字样,瞅着就像老档案,可他没敢细问摊主来历,怕对方变卦。 夫妻俩翻箱倒柜凑钱时,邻居听见动静来敲门,得知是为几张旧纸花 3000 块,直撇嘴:“老王你这是退休闲出毛病了?破烂堆里能有啥好东西。” 王艾甫没应声,攥着凑齐的钱又往市场跑,手心的汗把纸币都浸软了。 等摊主把那堆黄纸用旧报纸包好递过来,王艾甫蹲在市场角落就翻看起来。越看心越沉 ——84 张纸,记的全是解放战争时牺牲的战士信息,有的写着 “河北衡水人,19 岁,1948 年牺牲”,有的连籍贯都只模糊记着 “山东某县”。他摸了摸纸边,泛黄的纸页脆得像枯叶,稍微用力都怕扯破。 后来他才知道,摊主收这些旧书时,根本没把夹在里面的黄纸当回事,要 3000 块不过是看他急着要,随口抬的价。可对王艾甫来说,这些纸哪是钱能衡量的?那是 84 个没被记全名字的烈士,是 84 个可能还在等家人寻踪的魂。 他往后的日子,几乎都耗在这些黄纸上。跑档案馆查资料,托人往烈士籍贯地寄信,有时为了核实一个名字,得坐十几个小时火车去偏远村镇。有人劝他:“你都退休了,犯不着遭这罪。” 他总指着那些渐渐被摩挲得更软的黄纸说:“这些纸轻,可上面的人重啊。”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“抓得好,罪有应得!”上海,3名女子晚上吃烧烤,吃完离开时,竟然遭门外几名男子调
【1评论】【3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