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云金说:我效力德云社五年了,一个月30多场演出,每个月只有4000多的酬劳,走出去一年随便接商演几百万,不走干什么呢?
曹云金离开德云社后,日子并没有如想象中顺风顺水,那会儿他的名字成了网络上热议的话题,身上的压力和争议都比舞台的灯光更炽烈。
在德云社那几年,曹云金说不上不努力,台上几乎每天都有他的身影,大小剧场他都跑遍,好段子也离不开他的帮衬。
年轻一辈里,他最被看好,很多人都觉得未来扛把子的位置就是他了。可是真正熬过这些日子了,光鲜背后的心酸没多少人知道,他的每个月收入难说够得上那些票房里的热闹,辛苦演出数十场,还赚不到几张大票。外面随便接两场活动,收入能上百万,他就越发不甘心。
社里传统讲徒弟学艺付出报答师父,慢慢熬,熬出头才轮到你。可曹云金心里清楚,现在这个社会,机会摆在外面不等人,他在社里本来是榜样,但那种只有一条路的选择,把人压得喘不过气。
事情起变化是在德云社开始推行新合同时,合同一签就是十多年,收入死死地卡在那里,艺人一旦签字外面什么都没你的事了,还得承担巨额违约赔偿。
说到矛盾彻底闹大,其实早就有苗头,老郭让他放弃外面成名的机会,还常常默许他去干一些没片酬的活儿。表面是照顾,可细细一算,自己为社团出了多少力,回头一场空。
社里其他人或许也有怨言,但谁都没他敢直接说出来。直到那场寿宴,合约的事再也捂不住,师娘一跪,曹云金觉得这段情分彻底说不清了,直接决定离开。
他走后,德云社不久就悄悄把分成方案动了刀子,把艺人的收入提上去,抽成少了不少,商演收入让大家自己拿大头,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。
没准正是曹云金闹了这一回,才让德云社想明白,现在留不住人不光靠讲师徒感情,还得有实际好处,让大家能看清自己的前途。
当然,曹云金退社之路并不轻松,运营相声直播那会儿,粉丝一点点慢慢聚过来,他就靠着本事又把小日子做起来。可能没以前社里那种呼风唤雨的架势,可以自由地走自己的路,未必不是另一种活法。
这事看着全是利益纠纷,其实折射的是传统和现实在拉扯,过去那种“吃住师傅家、全靠一口饭”的套路,放到现在显然留不住人才。
说白了,曹云金用自己的退社把相声行业某些老做法给推着变了,艺人能分到更多,社团日子也比从前透明公平。虽然有人骂他,也有人理解,但终归是用行动争了话语权。
不过,如果没有这一路周折,曹云金也许还是那个台上的明星徒弟,但德云社不会这么快做出改变。
曹云金这场风波,是一轮必然的新老交锋,他没走错,社团也得向前,谁都被这个时代推着往前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