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正在被活埋!”英伟达总裁失控咆哮,H20禁令的万亿赌局曝光! 今年4月,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华出口英伟达H20芯片实行无限期禁令,表面理由是“防止先进技术被用于威胁国家安全”,但业内普遍认为,这更像是一次政治化操作。 要知道,这H20芯片本就是英伟达为了绕开之前的限制,专门给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“特供版”,性能比旗舰款H100缩水了八成多,就这还被美国盯上了,这说明啥?美国就是在害怕,害怕这芯片在中国用的太广,害怕中国高端科技行业的发展太快! 美国这波操作其实早有前科,当年对华为的芯片禁令就是前车之鉴。2019年起层层加码的限制,硬生生把华为逼到绝境,结果人家反手搞出了麒麟9000S芯片,现在华为昇腾910B的实测效率都超过了英伟达H100。 这次对H20下手,套路如出一辙,可效果却大打折扣。禁令刚出三个月,英伟达就损失惨重,光是库存减值就计提了55亿美元,市值一下蒸发1600亿美元,中国区市场份额从几年前的95%暴跌到50%,黄仁勋能不急吗? 为了让H20能重新对华销售,英伟达被迫同意把在华销售收入的15%上缴美国政府,就这还得看脸色。今年7月好不容易解禁了,结果又被中国网信办约谈,因为H20芯片被查出有安全漏洞后门,搞得客户信任度直线下降。 这来回折腾,让原本抢着订H20服务器的腾讯、阿里这些大厂都开始转向国产芯片,字节跳动今年光买国产芯片就花了240亿,比买英伟达芯片的钱还多。 美国大概没料到,禁令反而成了中国芯片产业的“催化剂”。2023年国产AI芯片在数据中心的占比才14%,一年时间就冲到了34.6%,预计2027年能过半;华为昇腾910B不仅性能追上了H20,还支持80%的CUDA生态兼容,寒武纪、海光这些企业的订单都排到了明年。 以前,国内企业习惯了用英伟达的芯片,毕竟CUDA生态太成熟,现在被逼着改用国产芯片,反而发现性能够用还更安全,不少企业反馈“用顺手了根本不想换回去”。 这事儿还闹得美国企业内部怨声载道。三星不仅没跟着限制对华出口,反而扩建了西安工厂;ASML也公开说不会停供中国成熟制程设备。英伟达更是被架在火上烤,一边要应付政府的各种限制,一边眼睁睁看着中国市场被国产芯片蚕食。 为了挽回局面,英伟达又搞出个B30A芯片,性能比H20强点,但也就到美版B300的一半,还得求着美国政府给出口许可,真是把“技术妥协”玩到了极致。 其实美国心里打得算盘很清楚,就是想通过这种“卡脖子”的方式维持技术霸权。可中国市场这块肥肉太大了,全球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消化这么多芯片的地方。英伟达测算过,未来几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能达到500亿美元,这钱不赚白不赚。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反复横跳的操作:先禁售看着企业哀嚎,再解禁让企业感恩戴德,顺便还能收笔“许可费”,简直是一石二鸟。 但这招现在越来越不好使了。中国企业吃过一次亏就不会再掉坑里,华为、百度这些巨头都在自建芯片生态,连DeepSeek新出的大模型都专门针对国产芯片优化。这说明啥?美国越是限制,中国企业自研的决心就越坚定。 黄仁勋在台北电脑展上坦言“出口管制失败了”,这话里既有无奈,也藏着对美国政府的抱怨——毕竟谁愿意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,非要看着竞争对手把自己的市场抢走呢? 这场所谓的“万亿赌局”,美国赌的是能通过禁令拖住中国AI发展的脚步,可现实却是把英伟达逼得进退两难,还帮中国芯片产业做了次免费广告。 现在看来,这赌局美国怕是要输得底朝天,毕竟技术封锁这招,从来就没能真正挡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脚步,反而会加速自主创新的进程,英伟达的H20禁令不过是又一个鲜活的例子罢了。
寒武纪和英伟达的较量,留给对方的时间不多了近期寒武纪跟英伟达走势完全相反。寒
【10评论】【13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