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家族究竟得罪了谁?为什么司马懿后代被杀戮殆尽、全族尽灭?   公元239年,

另子维好故事 2025-08-24 11:13:16

司马家族究竟得罪了谁?为什么司马懿后代被杀戮殆尽、全族尽灭?   公元239年,魏明帝曹叡临终前,将八岁的养子曹芳托付给大将军曹爽与大都督司马懿。此时的司马懿,已是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老臣,文武双全,智计过人,却也早被曹操看穿“狼顾之相”。曹操曾叮嘱曹丕:“司马懿非甘为臣下者,日后必乱曹家之事。”可曹丕并未放在心上,反而将司马懿视为心腹,这份信任也延续到了曹叡身上。 新帝年幼,曹爽为独揽大权,不断排挤司马懿。司马懿深知此时硬碰硬无胜算,便故技重施——装病。他本就身强体健,却整日卧床不起,营造出一副油尽灯枯的假象。这一招,他曾骗过曹丕、曹叡,如今用来对付曹爽,同样奏效。曹爽见司马懿病重,逐渐放松警惕,在朝中愈发肆无忌惮。   公元249年2月5日,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祭祀魏明帝,京城守卫空虚。司马懿抓住时机,率兵入宫,逼迫郭太后下诏废黜曹爽,收缴其兵权。曹爽闻讯赶回,本想与司马懿决一死战,可当他看到“病愈”的司马懿时,瞬间气势全无。司马懿趁机承诺:“只要将军投降,必保你全家性命与爵位。”曹爽信以为真,选择缴械,却不知这是一场骗局。   司马懿转头便背弃承诺,不仅斩杀曹爽,还诛其三族,连带曹氏宗族七千余人一同遇害。经此一役,曹芳沦为傀儡,司马氏彻底掌控曹魏政权。司马懿临终前留下遗言,不准后人为他扫墓——他深知自己手段狠辣,怕司马家日后遭报复。可他没想到,自己种下的“阴狠”种子,会在子孙后代身上疯长。   司马懿死后,儿子司马师、司马昭变本加厉。公元254年,曹芳联合大臣密谋罢黜司马师,计划泄露后,曹芳被废为齐王,参与政变者全被诛灭三族。司马师另立十三岁的曹髦为帝,进一步巩固权力。次年,司马师病逝,弟弟司马昭未经朝廷允许,便继任大将军,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的流言传遍朝野。   公元260年,十九岁的曹髦不愿再做傀儡,率少量卫队反抗司马昭。可他刚举起利剑,便被一支长矛钉在车轮上。在“君君臣臣”的儒家伦理下,司马昭弑君之举,彻底得罪了忠于曹魏的势力。即便后来司马昭灭蜀汉、封晋王,“弑君”的恶名也始终如影随形。公元265年,司马炎接过父亲的权力,废黜魏帝曹奂,建立西晋。司马家的江山,是踩着曹家的尸骨建成的,从一开始就沾满血腥。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,曾有过一段励精图治的时期。他吸取曹魏灭亡的教训,大封宗室王,让王爷们手握军权,以“广置军士、以郡为国”的方式保卫皇室;他招募蜀汉、吴国流民,分给土地种子,充实北方;他提倡节俭,整顿吏治,西晋一度呈现复苏迹象。可这一切,都因他立傻儿子司马衷为太子而改变。 司马炎有二十六个儿子,嫡长子早夭,嫡次子司马衷是个傻子,那句“何不食肉糜”便是他的“名言”。司马炎也曾犹豫是否更换太子,但看到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酷似司马懿,便抱着“传位给司马衷,最终让好孙子继位”的想法,坚持立司马衷为储。公元290年,司马炎临终前,安排国丈杨骏与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,希望外戚与宗室相互制衡。   可司马炎刚去世,杨骏便联合女儿杨太后,篡改诏书,自封唯一顾命大臣。汝南王司马亮本就无野心,见状直接逃往许昌,杨骏趁机在朝中安插亲信。皇后贾南风见状,不甘心被架空,便联合有野心却口碑不佳的楚王司马玮,策划了一场政变。司马玮带兵入京,贾南风鼓动禁军杀死杨骏,杨家势力就此覆灭。   事后,贾南风却将功劳归于司马亮,司马玮怒火中烧,矛盾就此埋下。贾南风趁机挑唆二人关系,先借司马玮之手除掉司马亮,再以“擅杀大臣”为由处死司马玮。此后,贾南风独掌大权,却因无子,对太子司马遹心存忌惮。赵王司马伦见状,假意依附贾南风,劝她除掉司马遹。贾南风果然中计,毒杀太子,司马伦则以此为借口,用金屑酒逼死贾南风,随后废黜司马衷,自立为帝。   司马伦的举动,彻底点燃了宗室夺权的导火索。齐王司马冏率先起兵,攻入洛阳杀死司马伦,重新拥立司马衷;长沙王司马乂又杀司马冏;河间王司马颙、成都王司马颖、东海王司马越相继卷入混战。十六年间,司马家的王爷们为争夺皇位,互相攻伐,晋惠帝司马衷像个吉祥物,被各路势力抢来抢去。最终,司马越胜出,毒死司马衷,立司马炽为帝,即晋怀帝。这场同室操戈的“八王之乱”,让西晋国力锐减,也为外族入侵埋下了隐患。   公元317年,建国仅五十一年的西晋灭亡。西晋灭亡后,胡人在中原大地肆意妄为。他们不带军粮,将汉家女子称为“两脚羊”,白天宰杀烹食,晚上肆意凌辱。中原汉人死亡人数超千万,中华文明遭遇前所未有的浩劫。司马氏建立的西晋,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灭国、皇室被全歼的朝代,“五胡乱华”的惨剧,让司马氏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
0 阅读:210

评论列表

放牛娃

放牛娃

2
2025-08-24 12:02

老天都看不过去了

猜你喜欢

另子维好故事

另子维好故事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