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我在,没有人敢对中国动武!”说这话的人叫黄旭华,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杰出代表之一,他带队研制出了中国第1艘核潜艇! “我当时连核潜艇什么样子都没见过!”在当时,黄旭华及其带领的团队可谓是一穷二白,没有任何外援,对于核潜艇的认识也几乎为零,甚至,只能通过两个来自美国的核潜艇,孩童模型来推敲其内部结构! 1958年,年仅32岁的黄旭华在接到一则神秘命令后,他的名字,几乎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! 实验室里,黄旭华提出了“骑驴找马”的理念,没有理想条件,就用传统老办法,算盘和计算尺成了团队中重要的计算工具,成千上万的实验数据,就这样被一遍遍核对、计算,为了保证核潜艇重心稳定,甚至对数万件零部件逐个称重,真正做到了“斤斤计较”! 最困难的,或许不是物质资源的匮乏,而是必须承受的沉默与隐忍,由于工作绝对保密性的情况,黄旭华与亲人的沟通,几乎处在断绝状态,父亲的病故,他未能守在床前;母亲夜夜呼喊,却不知他在何方! “三十年啊,我错过了太多,也有太多的遗憾!”许多年后,黄旭华院士在接受采访时,曾眼含热泪,如此说道。殊不知,在他看来:只要对国家忠诚,那就是对父母,最大的孝!虽有遗憾,但未曾有过后悔! 1988年,我国核潜艇即将进行第一次——极限深潜实验!“极限”二字则说明了这项任务的危险程度。据了解,美国曾有一艘核潜艇,就是在这种测试中沉没,百余人无一生还;紧张的氛围,迅速在实验人员身边蔓延,甚至,有人悄悄地写下了遗言! “我将亲自随潜艇下潜!”此时,已经62岁的黄旭华,却下了一个惊人的决定,他不顾危险,毅然参与到深潜实验当中,他认为:既然是自己带领设计的核潜艇,如果自己都不敢下潜,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冒险! 晚年的黄旭华,仍然心系国防事业,在他的家中,一直珍藏着一把算盘,它曾记录着来时的路!如标题的话语,如此豪言壮志,他用一生实现了,他带领团队铸造的国之重器,如今,正时刻守护着祖国的大好山河! 黄旭华的一生,带给我们的,不仅是技术上的改革,更是精神里的灯塔,他引领我们、激励我们,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,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,时刻努力奋斗、无私奉献! 黄旭华院士以其非凡的智慧和隐忍的坚守,将毕生精力,奉献给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,真正做到了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!” 信息来源: 上观新闻|《99岁黄旭华院士病逝,首开世界核潜艇总设计师极限深潜,十多个月前寄语母校》 澎湃新闻|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黄旭华:为祖国,“深潜”三十年》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|《【校友建功立业风采】黄旭华:潜心奉献终不悔》 文|梅林 编辑|南风意史
16吨推力的涡扇-20刚把Y-20B的肚子撑到66吨,网友“铁翼”留言:终于摸到
【4评论】【2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