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不起了?”一女子去三亚海边玩,见路边有沙滩椅,没想那么多就躺上休息。没想到刚坐

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-08-23 16:49:42

活不起了?”一女子去三亚海边玩,见路边有沙滩椅,没想那么多就躺上休息。没想到刚坐下就被工作人员赶走,还说椅子60元每小时,不给钱就别乱坐。对此女子非常生气,海滩边一个休息设施都没有,破椅子还要钱,吃相太难看了。可工作人员却说:明码标价,不是乱收费! 8月19日,寇女士捂着发晕的额头,刚在三亚西岛的沙滩椅上坐下,就被一道女声拽了起来。 毒辣的太阳晒得她眼冒金星,手里攥着的98元门票还带着体温——这张票能让她登上岛,却换不来十分钟的歇脚地。   工作人员指着椅背上的价签,塑料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:“一分钟一块,一小时60。”寇女士愣了愣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 早上从码头坐船过来时,她特意看了门票说明,“含往返船票”几个字写得清清楚楚,没提过连个坐的地方都要单算钱。 她胃里一阵翻腾,昨晚没睡好,加上岛上闷热,本想靠一会儿缓口气,没想到这把褪色的塑料躺椅,比市区的星级酒店还贵。   “明码标价,不是乱收费。”工作人员抱着胳膊,下巴朝旁边的警示牌抬了抬。寇女士顺着看过去,铁皮牌上红漆写着“收费项目,概不赊账”,底下还有行小字“物品遗失、摔伤不负责”。 她突然觉得好笑,60块钱买一小时暴晒权,还要自己承担所有风险,这哪是消费,更像场不平等条约。   旁边几个游客凑过来议论,有人说“上回在这儿租伞,两小时收了150”,有人叹“连冲脚的水龙头都要扫码付款”。 寇女士这才注意到,整个海滩望过去,除了这些标着高价的躺椅,连块能遮阳的礁石都难找。她想起出发前朋友说的“三亚处处是坑”,当时还觉得是夸张,现在摸着发烫的额头,才算品出味来。   去景区服务中心询问时,值班人员正对着电脑核账。“门票就是上岛费,其他都是二次消费。”对方头也没抬,“躺椅是承包出去的,价格他们自己定,只要明码标价,我们管不着。” 寇女士指着墙上“游客至上”的标语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,她看见对方桌角堆着一沓价目表,从沙滩玩具到寄存柜,没有一样是免费的。   后来三亚市监局的回应,和景区说的如出一辙:“市场调节价,明码标价即合规。”这话在网上炸了锅。 有人晒出去年在青岛海边免费使用的遮阳棚,有人算“一家三口在这儿待一天,光租椅子就要小三百”,更有人讽刺“下次是不是呼吸海风也要扫码”。 但也有评论替商家说话:“人家花钱买设备、雇人看管,收费天经地义”“嫌贵可以自己带小马扎,没人逼着你坐”。   寇女士最终没租那把躺椅,她蹲在树荫下,看着那些空荡荡的躺椅被太阳烤得发白。海浪拍打着沙滩,声音里好像都掺着铜臭味。 她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的河边,随便找块石头就能坐下晒太阳,那时的风是免费的,树荫也是免费的。而现在,连一片能安心歇脚的沙滩,都成了要花钱买的特权。   离开西岛时,码头的广播在推销“VIP快速通道”,加50块能不用排队。寇女士捏着手里的船票,突然觉得这98块钱,买的不是一次度假,更像一场被算计好的消费陷阱。 海风吹过来,带着咸腥味,却吹不散她心里的憋闷,或许正如网友说的,三亚的阳光依旧灿烂,但那份属于普通人的轻松惬意,早就被越来越高的价签,挡在了沙滩之外。 信源:“1分钟1块,60块钱1个小时”三亚游客身体不适坐海边躺椅被催收费,景区:海边无免费躺椅 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官方账号2025-08-20 19:09·

0 阅读:107
锴锐说科技文化

锴锐说科技文化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