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9年,我军战士在边境巡逻时,意外发现一个浑身溃烂、奄奄一息的人。他怀里紧紧抱着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和300发子弹,当战士上前询问时,他用尽最后力气说:“我是中国军人!”这个人就是肖家喜。 谁也想不到,这个倒在玉米地里、浑身散发着伤口腐臭味的男子,竟然是我军后勤部队的一名给养员。他的军装早已破烂不堪,但领章和标识都被仔细收在口袋里。 最让人震撼的是,即便在生命垂危之际,他依然牢牢守护着自己的武器装备,一把步枪和三百多发子弹,一发未少。 九天前,肖家喜还和战友们在越南的丛林中艰难行进。作为50军150师448团的给养员,他原本主要负责伙食采购,却在一次战斗中与部队失散。当时他们只有七个人、两支枪和七枚手榴弹,却要面对无数越军的围追堵截。 3月23日那个凌晨,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改变了一切。为了掩护战友撤离,肖家喜毫不犹豫地向相反方向奔跑,成功引开了敌人。就在那时,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臀部,剧痛几乎让他失去意识,但他还是拼死躲进了一个山洞。 “宁死不当俘虏!”这个信念支撑着他。听着洞外越军搜山的动静,他甚至已经拧开了手榴弹盖,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。奇迹发生了,越军注意到了他故意留下的错误血迹方向,朝着另一座山追去。 伤口在化脓生蛆,饥饿和疼痛时刻折磨着他。没有食物,只能挖野菜、鱼腥草充饥;没有水,就喝露水和稻田里的泥水。但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:“只要还有一口气,就要爬回祖国!” 白天隐蔽观察,夜晚就靠着北斗星辨别方向,一步一步向北爬行。武器太重了,几十公斤的装备对重伤的他来说是巨大的负担,但他从未想过丢弃,“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,人在枪在”。 当看到那片玉米地时,肖家喜激动得热泪盈眶。他记得:越南人不种玉米,这一定是祖国的土地!终于,在3月31日下午,他等来了中国边防战士的脚步声。 在医院,医生们震惊地发现,在如此严重的伤势下,他居然坚持了九天八夜,这简直是个医学奇迹。更让人敬佩的是,他携带的所有武器装备一件未少,甚至连子弹都一发未用。 王震副总理看望他时,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:“你虽然没成为战场杀敌立功的英雄,但是你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忠诚,在九天八夜的时间里,没有丢失自己的武器和弹药,爬回祖国,也是名副其实真正的英雄!” 1979年9月,中央军委授予肖家喜“钢铁战士”荣誉称号。他从一个普通的炊事兵,成长为全军学习的楷模。战后,肖家喜历任某集团军装甲旅副旅长,2004年转业到地方工作。 有人可能会问:没有杀敌记录,凭什么称为英雄?其实答案很简单:英雄不是天生的,而是在最危险的时刻,做出了最勇敢的选择。肖家喜用九天八夜的艰难爬行,诠释了什么叫做“钢铁意志”,什么叫做“对祖国的忠诚”。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,我们很难想象那种艰苦卓绝的经历。但正是有了这样的英雄,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捍卫国家尊严,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宁生活。每一位为国奉献的军人,都值得被永远铭记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 权威信源:中国军网:《“钢铁战士”肖家喜:用生命诠释军人忠诚》
抗战中,新四军4连被日军紧追,正撤退,队伍突然停了下来,连长急喊:“为什么停下来
【4评论】【4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