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连斯基态度出现大转弯,一招以退为进,给普京出了道难题,外界之前都小看他了。
在俄乌冲突的硝烟中,一位领导人的意外转向搅起波澜:从铁板钉钉的对抗,到主动伸出橄榄枝,这是否是高明的策略,还是迫于形势的无奈?普京接招后,谈判桌上谁占上风,谁又陷入被动?
俄乌冲突打到现在,已是第三年头,战场上乌克兰军队节节败退,北约援助也开始打折扣。早在2024年7月23日,泽连斯基就公开表态,希望尽快结束战争的激烈对抗,避免更多人命损失。这话一出,跟他之前一口咬定不降其他旗帜的强硬劲头比,确实转了个大弯。之前教皇方济各两次提出调解,都被乌克兰拒绝,外长库列巴还强调国旗就是黄蓝色的,不会变。可现在,泽连斯基不光接受谈判,还主动推动,这里面有战场压力,也有外部形势逼着。
战场上,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等地损失惨重,俄罗斯军队体系完整,推进稳扎稳打。北约国家援助减弱,德国拒绝提供F-16战机,还把援助砍半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则四处奔走,推动和平渠道,在莫斯科和基辅间传话。欧洲国家立场不一,有的倾向外交解决,这让乌克兰孤掌难鸣。
再看美国那边,特朗普竞选时就说要施压乌克兰谈判,不想让美国继续出血。泽连斯基一看苗头不对,不等被动挨打,先一步调整姿态。在白宫会议上,泽连斯基跟特朗普和欧洲国家会面,强调需要安全保障,领土问题由乌俄直接谈。这次会议,特朗普还当场打电话给普京,讨论安排普京和泽连斯基先见面,然后三方会谈。泽连斯基的转变,看似让步,实则把难题甩给普京:要么拒绝,被国际社会说成不愿和平;要么接受,得面对领土归属的硬骨头。
俄罗斯那边,普京坚持要求乌克兰从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个地区撤军,还得设立缓冲区。乌克兰还需承诺中立,不加入北约,不让美国部署武器。这跟冲突起因一脉相承,当初乌克兰想进北约,正戳中俄罗斯安全底线。北约援助不是白给的,乌克兰已在能源和国防上让出部分控制权。谈判桌上,这些条件一摆,乌克兰代价不小,但泽连斯基主动求和,也让俄罗斯没法轻易推脱。
从长远看,谈判启动是好事,但领土争端不解,冲突就难彻底停。泽连斯基的策略,让外界看到他不是死扛到底,而是懂得变通。这招以退为进,给普京出了道难题,也提醒大家,和平不是空谈,得有实际让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