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发现村里有一个现象…… 家里有闺女的老人,尤其有好几个闺女的老人,日子过得都比较舒心。那些把闺女嫁在本村的人,舒心指数就更高了。我这些日子接触了很多乡亲,家里有闺女的人说起闺女来,都是满脸的笑容,她们会告诉你,衣服是闺女买的,鞋子是闺女买的,项链是闺女买的,镯子是女儿买的……很少听到谁说什么东西是儿子买的。 不是儿子不孝,是闺女的心更细一些。在村里的这些日子,无论在北岭情报站,还是村北情报站,经常看到谁家的闺女大包小包地回来了,回来给爹娘送吃的。家里有好几个闺女的,今天她来了,明天她来了,后天她又来了,家里不断人。 计划SY时期,千方百计都没生出儿子,而且还承受了巨额罚款的人家,当年的无奈和自卑,如今都转化为如意和称心。那些只有儿子没有闺女的人家,现在转过身来羡慕人家,因为在孝这个问题上,大多数闺女做得比儿子好。 儿子保姓,闺女保命。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,但通过我在村里的观察看,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孝顺闺女,那夫妻俩晚年生活基本不用担心,如果有两个三个,那真是偷着乐的事情。
我发现村里有一个现象…… 家里有闺女的老人,尤其有好几个闺女的老人,日子过得都比
寒烟锁重
2025-08-20 12:57:14
0
阅读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