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军村战局发生转变,乌军亚速部队展开反攻,俄军被拦腰截断被迫后撤 来源:烽火校尉 顿巴斯战场有个地方被士兵们叫做“红军村绞肉机”——俄军在这里一天冲锋58次,乌军48小时反攻夺回8个村。 16万大军堆在这片焦土上,每一寸土地都在反复易手。 最戏剧性的是,一支被西方称为“新纳粹”的部队,竟成了逆转战局的关键棋子。 俄军摩步第132旅三天狂奔18公里,直接插到红军村北郊。 他们为了跑得快,把坦克装甲车全甩在后面,变成轻装步兵突进。 无人机挂着弹药箱给他们送补给,远处炮兵勉强提供火力掩护。 士兵们私下嘀咕:“这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。 ” 乌克兰亚速第一军第12旅的侦察兵最先发现破绽。 这些留着莫西干头、手臂纹着狼头图腾的老兵,在马里乌波尔钢铁厂和车臣兵交过手。 他们用加密电台报告:“132旅的炮兵支援跟不上了,弹药箱都靠无人机吊着送。 ” 战场电台突然传出亚速指挥官嘶哑的吼声:“所有单位注意! 把阻击战改成反攻战! 立刻执行! ”参谋部原计划只是让他们挡着俄军,这道命令让基辅指挥部炸了锅。 但亚速士兵已经冲出战壕,像猎豹扑向羚羊。 第12亚速旅的突击队切进俄军腰部时,132旅中尉伊万正在啃压缩饼干。 他后来说:“突然冒出一群穿数码迷彩的疯子,枪管上焊着十字架,边冲锋边吼黑金属摇滚乐。 ”这些亚速士兵专打俄军军官,用土耳其制无人机定点清除迫击炮手。 乌军第83空降旅连夜架起浮桥。 黎明时分,二十辆英制挑战者坦克碾过麦田,配合亚速步兵分割俄军阵地。 132旅的少校在电台哀嚎:“我们被钉在韦谢列村郊了! 请求炮火覆盖B7区域! ”炮兵回复要等四十分钟——他们离前线太远了。 库切里夫卡村的争夺像绞肉机。 俄军躲在养鸡场废墟里,用中国民用全地形车当掩体。 亚速士兵瓦西里战后回忆:“每栋房子都要打三次,早上我们占领,下午他们抢回,晚上我们再夺。 墙上的弹孔比砖头还密。 ” 多罗日涅村的俄军防线崩溃时,出现了战场奇观:丢弃的装甲车堆满路口,车顶上绑着席梦思床垫——士兵们用来防无人机炸弹的土办法。 战地记者拍到亚速士兵在坦克残骸上涂鸦:“马里乌波尔的复仇者。 ” 俄军调来第41集团军的T-90坦克群反扑。 这些钢铁巨兽刚开上T0406公路,就栽进乌军事先挖的反坦克壕。 工兵早把桥梁换成可爆破的假结构,三辆坦克连人带车翻进深坑。 亚速营狙击手在佐洛特伊村创造狙杀纪录。 他们藏在废弃面粉厂的筒仓里,用加拿大制麦克米兰TAC-50狙击枪。 有个叫“乌鸦”的射手专打载具油箱,七辆补给卡车在他枪下烧成火炬。 红军村南郊矿井区变成死亡迷宫。 俄军特种兵带着热成像仪下井,却遭亚速士兵水攻——他们炸开地下水层,把巷道变成喷泉。 漂浮的俄军头盔里还卡着头灯。 乌克兰第93旅的炮兵观测员发现俄军新战术:三人小组像蚂蚁搬家似的渗透。 这些小组带炸药包专炸机枪位,有个乌军阵地半小时被端掉三个火力点。 旅长急调迫击炮实施“无差别覆盖。 ” 战场监听记录到俄军崩溃瞬间:“指挥所! 我们被‘鸟’盯上了! ”俄军把无人机称为鸟。 接着是爆炸声和惨叫:“医护兵! 萨沙的腿……”录音终止在电流杂音里。 亚速士兵在鲁比日涅村教堂地下室找到俄军存粮。 除了军粮罐头,还有整箱中国产自热火锅。 乌军上尉苦笑:“这帮混蛋吃得比我们好。 ”他们用这些火锅煮了顿战地午餐。 红军村火车站月台变成临时停尸间。 担架上盖着乌克兰国旗的遗体排到三十米开外,医护兵给还能救的伤员贴红标,放弃的贴黑标。 濒死士兵抓着随军牧师十字架喊妈妈。 俄军第51集团军的冲锋潮来了。 他们踩着战友尸体前进,督战队机枪架在最后方。 有个十六岁乌军新兵枪卡壳了,抱着头缩在战壕发抖,被老兵拽起来换弹链:“想活命就继续打! ” 钢铁厂区焦油味混着血腥气。 亚速营中队长带人爬过熔炉管道,摸到俄军指挥所背后。 手雷炸开铁门的瞬间,他们看见墙上地图还插着代表132旅的蓝色小旗——这个旅番号三天后从俄军序列消失。 免责声明:图文来源网络,如侵权请联系删除!
在红军城,俄军遭遇了乌军的猛烈反攻,而这次反攻的主力正是乌克兰的精锐部队——大名
【32评论】【28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