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内江,村里原本1.5米的土路,硬化后只有0.8米,严重缩水,反而不利于出行。

代码诗人 2025-08-19 21:39:28

四川内江,村里原本1.5米的土路,硬化后只有0.8米,严重缩水,反而不利于出行。工作人员表示,之前的路也不是1.5米,是有村民家中办白事时临时加宽的,本次项目计划的就是0.8米,不存在缩水。 有村民看到村里的一条泥泞路开始动工维修,大家都非常高兴,觉得这是惠民工程,这样出行脚上就不沾泥了,去收玉米、稻谷的时候也可以骑着摩托车大方地去载运。 可是在动工期间,有村民发现路的宽度不够。之前都是1.5米宽,这次硬化后感觉窄了一半,拿皮尺一量只有0.8米。 他们赶紧告诉工作人员:“你这样不行,我们这条路是要用于农耕的,太窄了,走路、骑车都不方便。你这样做还不如不给我们硬化,我们走以前的路还要更方便一些。” 可对方说:“我们是按章办事,上面要求0.8米,就只有0.8米的材料。你要让我们给你硬化成1.5米,那谁来补贴这部分材料呢?” 村民们没有办法,只能看着对方施工,找到村里的人,也没有一个说法,只能拍下视频,让大家来看看:就这样窄的路,有必要硬化吗? 之前的土路走着,虽然没那么方便通畅,但至少宽度够,不管是栽秧、打谷都挺方便的。 这下一下就缩水了,0.8米的路又比之前的路高出几厘米,想用土路辅助骑行还不行,还容易摔跤,这反而影响到大家的出行。 网友们看到后,也觉得不合理,一眼就知道这样存在危险性。于是,有记者直接联系到镇上的工作人员,询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。 工作人员的回答是:村民所说的1.5米不是事实,之前的路就只有0.8米宽。之所以临时加宽,是因为有的村民家有白事要送先辈上山,不方便,才临时拓宽了土路。 因此,他们不存在临时缩水、缩减材料的情况,并且这次的项目是以工代赈项目,计划的就是0.8米,不存在偷工减料,让大家放心。 但网友们觉得:“这不是添堵吗?1.5米的土路走得挺通畅,不管是牲口还是人在上面骑车、行走都挺不错的。你们硬是要搞工程,却只硬化0.8米,不管是牲口还是人走在上面都没有安全感,还很容易摔倒。这样的工程不要也罢,还是恢复原来的土路就好。” 不过这件事已经引起了上面领导的关注,承诺马上会调查,如果是之前设计不周到,将会进行整改;如果是中间有人有意缩水、克扣材料,将会进行查处。 网友们也希望尽快有一个结果,既然是惠民工程,就应该落实到实惠上,不能只做表面工程,让村民们受到无形的伤害。 那么,从法律的角度来说,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? 工作人员提到项目是按计划的0.8米施工,这得看是否符合《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》等规定。 如果这个宽度是经过正规审批,且符合当地农村道路的设计标准(比如针对田间小路的规格),那施工本身可能合规。 但问题在于,修路是为了方便村民农耕、出行,要是0.8米连摩托车都不好过,就算程序对了,也背离了惠民的初衷。政策是死的,人是活的,设计时是不是该多到村里走走,看看实际需要呢? 2、村民觉得路窄影响出行,该怎么维护权益? 根据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》,村民有权通过村委会、村民会议向乡镇政府反映诉求。 内江的村民们可以一起找村委会,把大家觉得路窄、影响农耕的实际困难说清楚,要求向上级反馈重新评估。 如果问题没解决,还能依据《信访条例》向当地交通部门或信访机构提交书面材料,附上照片、测量数据等证据。毕竟路是给村民走的,大家的真实需求,理应被当成整改的重要依据。 对于这件事,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?素材来源于维度新闻8月18日报道。

0 阅读:100
代码诗人

代码诗人

代码诗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