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二,三大指数冲高回落,创业板指盘中涨超1%,午后震荡走低集体收跌。截至收盘,沪指跌0.02%,深证成指跌0.12%,创业板指跌0.17%。两市个股涨多跌少,上涨个股近3000只;两市全天成交2.59万亿,较上一日缩量成交1758亿元,内资主力资金净流出710.1亿元。两市涨跌中位数为0.24%。
盘面上,市场热点较为杂乱整体呈震荡分化走势。白酒、乳业、家电等大消费崛起。医药股中禽流感、医药电商方向相对强势。算力硬件股局部走高,光模块、数据中心电源表现亮眼。华为概念、人形机器人、汽车产业链表现强势。稀土、6G、影视传媒、房地产、消费电子盘中均有所表现。
跌幅方面,军工板块回调,兵装重组概念领跌市场。PEEK概念震荡探底。保险、券商等金融股走低,黄金、燃气、油服板块延续弱势,风电、光伏、科创次新股、半导体、化工等板块纷纷下挫。量能比昨天有所下滑,市场在连续上涨之后出现了滞涨的状态,但这是波浪推进中的正常现象。
情绪上,今天受到高位辨识度品种炸板和跳水的影响有所低迷。不过红盘家数还有2800家。市场问题不大,整体趋势也没走坏,流动性依然充沛。从债市跳转过来的资金还是很充足的。市场还好变化的是人心,一方面是对涨高的恐惧,另一方面是资金过于聚焦,一旦分散造成分化后的不安。
在一个好的交易节奏里,上涨和回踩都应该是良性的。如何判断哪,一是看量能有无大幅波动,尤其是缩量的程度。二是市场中有无可做的板块,或者是资金有没有可聚焦的点。只要这两点都符合,那就是良性的。目前市场主要的矛盾是,高辨识度的品种引发资金过度聚焦,导致交易拥挤。
一旦交易拥挤,就会导致阶段性的滞涨。资金就会有一个从聚集到分散的过程。资金买不进去和不知道买谁,会导致市场热点的杂乱无章。但这个过程是交易的必然过程,是正常的。股民看到的只是沪指和他的个股,不太分析市场演绎的过程,就像你坐在空调房里感受不到四季的变化一样。
所以先不管市场好坏,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平常心和冷静客观,不要一看见涨就过度兴奋,稍微回踩就世界末日一样。哪有天天涨的股票,一年两百多个交易日,大多数都是平盘或者是下跌的,这才是常态。恐高,怯场,卖飞,割肉,这也都是常态。没有人是跑步出生的,要每临大事有静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