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国要“搬迁”?或许会“逃离” 纽约?日本急切地抛出橄榄枝。有人认为,这是日本见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,影响也强,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。 事情的起因是美国长期拖欠联合国会费。截至 2025 年 1 月,美国累计拖欠会费高达 28 亿美元,导致联合国财政捉襟见肘。 更让联合国头疼的是,美国多次以政治理由拒发外交签证,包括对中国、俄罗斯等国代表团成员的申请加以拖延或拒绝,严重影响了国际组织的正常运作。这种情况下,联合国改革甚至迁址的呼声再次响起。 日本的反应最为急切。7 月 24 日,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纽约会见古特雷斯时,正式提议将联合国部分职能迁至东京。她给出的理由是东京安全、生活成本低、基础设施完善,且联合国大学本来就设在东京,迁移有基础。但明眼人都能看出,日本此举背后藏着更深层的政治诉求。 作为联合国第三大会费国(2023 年分摊比例 8.033%),日本多年来一直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。然而,由于历史问题和周边国家的反对,日本的 “入常” 之路始终受阻。 2011 年,日本与德国、印度、巴西组成的 “四国集团” 曾提出安理会扩容方案,但最终因支持票数不足而失败。眼看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,中国不仅是第二大会费国(2023 年分摊比例 15.254%),还是维和行动的主要参与者,日本难免感到焦虑。 更让日本坐不住的是俄罗斯的动作。6 月 9 日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 “未来 2050” 论坛上旧事重提,建议将联合国总部迁至索契。他提到,早在苏联时期斯大林就曾提出这一想法,但最终因美国反对而作罢。 拉夫罗夫的提议并非心血来潮,近年来俄罗斯与美国在联合国的摩擦不断,美国的签证限制甚至导致俄罗斯代表团无法正常参会。俄罗斯此举既是对美国的反制,也试图通过迁址提升自身国际话语权。 联合国总部迁址绝非小事,背后涉及复杂的政治、经济和法律问题。从历史上看,联合国选址纽约本身就是政治博弈的结果。1945 年美国国会一致邀请联合国设总部于纽约,此后这里便成为美国施加影响力的重要平台。 如今,美国的拖欠会费和政治干预让联合国陷入困境,迁址传闻或许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现有体系的不满。 除了日本和俄罗斯,其他国家也在暗流涌动。德国、印度等 “四国集团” 成员虽未直接提出迁址,但一直推动安理会改革,试图通过扩大常任理事国席位提升自身地位。 非洲国家则主张增加非洲代表权,反对任何忽视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改革方案。这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,让联合国改革变得举步维艰。 回到日本的提议,其可行性究竟有多大?东京虽然基础设施完善,但作为美日同盟的核心城市,政治独立性明显不足。联合国迁址的初衷是摆脱单一国家的控制,若迁至东京,反而可能加深对美国的依赖。 更现实的问题是,迁址需要修改《联合国宪章》,必须获得安理会五常一致同意,而中国、俄罗斯等国显然不会轻易支持日本的 “入常” 诉求。 相比之下,中国的角色更为微妙。作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中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。近年来,中国通过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、全球发展倡议等平台,积极推动多边合作,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。 尽管没有官方消息表明中国主动申请成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,但上海、北京等超一线城市的综合实力确实具备竞争力。不过,中国一贯主张尊重《联合国宪章》和现有国际秩序,更可能通过改革而非迁址来提升联合国的代表性和效率。 这场迁址传闻本质上是国际政治权力的重新洗牌。美国的霸权行径正在削弱联合国的权威性,而日本、俄罗斯等国的提议则暴露了各自的政治野心。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,始终强调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,主张通过改革让联合国更好地反映世界格局的变化。 未来的联合国究竟何去何从?是继续困守纽约,还是迁往其他城市?
刚刚,美国特使威特科夫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:8月17日,他亲口确认,普京竟然
【5评论】【4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