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象起舞背后:看懂AI龙头狂飙的三个逻辑 站在风口上,猪也会飞起来! 之前大家都喜欢小票,觉得小票涨停很容易,需要资金量小,但事实上不管大票小票,关键还在于是不是在风口上,如果没有在风口上,小票照样不会涨。如果站在风口上,大象照样会起舞。银行股的表现改变了市场对于大市值品种的态度。 工业富联从4000亿市值狂飙到逼近万亿仅用1个多月, 新易盛、中际旭创,寒武纪、胜宏科技、海光信息、中芯国际这些千亿市值的大象年内都出现大涨。 巨额资金为何移情大体积蓝筹?这波行情里藏着三个市场密码。 首先看行业基本面,全球新一轮AI军备竞赛带来真金白银的订单。 工业富联 作为全球服务器代工头号玩家,独吞苹果、英伟达等巨头的AI服务器大单,机构测算今年AI业务收入增速或超80%。 中际旭创在光模块市场市占率超30%,直接受益于数据中心硬件换代潮。这类企业的业绩确定性,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成为稀缺品。 再看市场博弈的新维度,流动性分层正在重塑估值体系。TMT板块单日8842亿的成交额,说明资金正在集体迁移。当经济复苏斜率变缓时,杠杆资金(融资余额)率先扎堆高景气赛道避险。 新易盛 、 寒武纪等获得20亿级别的融资加仓,反映出专业投资者在产业链关键节点押注的谨慎选择——既有硬件代工的中游确定性,也保留着国产替代的远期想象。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虹吸效应的潜在风险。千亿市值巨头的持续拉升需要天量资金支撑, 工业富联单日成交127亿的资金量级,已超部分中小创公司的总市值。对比整个科创板单日700亿左右的平均交易量,这种集中于少数标的的市场结构,容易加剧波动风险。例如 中科曙光 这类国产芯片概念股,当前动态市盈率已突破百倍,透支了未来2年的业绩预期。 站在产业升级的角度观察,龙头企业的市值跃进或许是市场给出的科技兴国新注脚。但投资者更需警惕:当万亿俱乐部的门槛成为炒作题材时,真正的价值检验可能来自今年三季度的财报季。毕竟站在48元高位的 工业富联 ,距离2018年富士康IPO时的发行价13.77元,已经积累了355%的涨幅,市场的狂欢时刻更需要冷思考的勇气。
美国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,不是东大AI困于GPU断供停滞,也不是始终跟在硅谷
【1评论】【3点赞】
伴溪别院
跟风英伟达,苹果代加工厂,有什么风险抵御能力?有什么核心高科技?英伟达超级泡沫那天破灭这些a股所谓高科技公司跌的会更惨,拭目以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