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去俄乌冲突,俄罗斯现在最纠结的事情,应该就是不愿放下远东联邦区,对于俄罗斯来说,远东地区简直就是一个烫手山芋,既想要又不甘心丢掉。 远东的地理位置其实特别好,一头靠着太平洋,一头挨着中国、朝鲜,还有通往北极的门道,这里有大把石油、天然气和矿藏,照理说捞钱的机会不少,单从资源和区位来说,远东确实是一块肥肉。 可这地方的发展一直是个问题,号称占俄罗斯领土40.6%的远东联邦区,常住人口却只有780万,每平方公里仅1.1人,比撒哈拉沙漠还要冷清,更要命的是这数字还在缩水,过去20年已经锐减了150万,年轻人都跑到莫斯科、圣彼得堡讨生活去了。 普京政府不是没下过功夫,2016年搞的1卢布买地政策,本想吸引移民落户,结果应者寥寥,毕竟谁愿意待在冬天能冻掉耳朵的地方? 经济上更别提了,远东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,30%的生产总值全靠挖资源卖钱,出口商品里七成以上都是原料能源和木材,可就算这样,它在全俄GDP中的占比还从1995年的6.11%跌到了2008年的4.28%。 俄乌冲突后西方一制裁,俄罗斯财政吃紧,连给远东的补贴都砍了,当地工业、农业更是雪上加霜。要知道,远东光实施发展战略就需要30-32万亿卢布投入,现在连运费补贴都快扛不住了。 交通更是老大难问题,远东对运费特别敏感,欧洲部分运费涨1%,成本涨0.4-0.5%;可在远东,成本直接涨1.2-1.3%,北方海航道倒是被寄予厚望,普京说要到2030年把货运量做到1亿吨,可2024年才刚到3800万吨,离目标还差一大截,没有像样的交通网,就算有北极航道这等好事,也只能看着着急。 可俄罗斯就是舍不得放手,这地方战略价值太重要了,是俄罗斯在亚太的门户,冷战时就部署了大量核导弹和核潜艇,现在美国在亚太折腾,日本韩国跟着起哄,俄罗斯更怕一松手,别人就趁虚而入,这种心态下,就算远东成了财政无底洞,也得硬着头皮扛着。 有人可能给出主意,说拉外资来帮忙,可问题是俄罗斯自己放不开手脚,法律明明白白规定,有外国政府背景的资本想搞资源开发,控股权不能超过5%,银行体系外资占比最多一半,就算给点税收优惠,前五年免点利润税,可条条框框这么多,谁愿意来冒险? 就像中俄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,本想好好合作,结果因为要过境蒙古国,至今悬而未决,俄罗斯既想赚中国的钱,又怕被经济渗透,这种纠结劲儿,外人看着都着急。 说到底,远东这烫手山芋之所以难啃,根本上是俄罗斯自己没理顺思路,抱着既要又要还要的心态,既想开发资源赚钱,又怕别人插手;既想吸引外资,又设置重重限制;既想留住人口,又给不了像样的生活。 其实,俄罗斯不如大方点,放下身段好好跟邻居合作,给外资多点信任,把基础设施搞上去,否则这坐拥金山银山的远东,恐怕还要继续当俄罗斯的心病,捧着金饭碗饿肚子的日子,不知道还要过多久。
俄罗斯为什么宁愿死磕欧洲也不经营远东地区?
【1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