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一男生的鞋开了胶,于是就拿去修鞋摊修补,他询问大爷要多少钱,大爷却没直接回答,而是告诉他鞋要后天才能拿,男子以为遇到了狮子大开口,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他过两天取鞋时,大爷收的补鞋费惊呆了他! 李洋捏着口袋里皱巴巴的五十块钱,站在修鞋摊前第三次确认:“大爷,真就两块?”大爷正用抹布擦着手上的胶水,头也没抬:“多一分都算讹你。” 阳光下,那双被修补过的运动鞋泛着干净的光——鞋边裂开的大口子被牛筋线缝得严丝合缝,线的颜色跟鞋身几乎融为一体,磨损的鞋底加了层耐磨胶,连旧得发灰的鞋带都换成了新的,白得晃眼。 两天前把鞋送来时,李洋心里可不是这样的。这双鞋是他攒了俩月生活费买的,鞋边开胶那天,他蹲在宿舍走廊上瞅了半天,心疼得直咂嘴。 同学说巷尾有个修鞋摊,他揣着鞋找过去时,大爷正戴着旧草帽,用顶针顶着针线穿过一只皮鞋的鞋底,动作麻利得像在玩魔术。 “大爷,修这个多少钱?”李洋把鞋递过去,心里盘算着最多能接受三十块。可大爷接过鞋翻来覆去看了看,只说“后天来拿”,半个字不提钱的事。 回去的路上,李洋越想越不安。室友小王上周修鞋,摊主开口就要五十,说是“进口胶水”,结果没三天又开了胶。 “这大爷是不是看我是学生,想宰一刀?”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叹气,甚至开始琢磨:要是真要价太高,这鞋干脆不要了,就当买个教训。 那两天课都没上好,总想着那双鞋,一会儿担心被修坏,一会儿又怕账单太离谱。 取鞋那天,李洋是捏着五十块钱硬着头皮去的。大爷从摊位下的木箱里拿出鞋时,他先看到的是干干净净的鞋面——原本沾着的泥点全没了,像是被仔细刷过。 再看开胶的地方,细密的针脚沿着边缘走得整整齐齐,比机器缝的还规矩。“这手艺……”李洋话没说完,大爷已经把鞋装进袋子递给他:“两块。” 李洋愣住了,手里的五十块像块烙铁。“大爷,这活儿至少得几十吧?”他把钱往大爷手里塞,被对方笑着推开:“我这胶水是自己熬的,线是以前厂里剩下的,不值钱。” 旁边摆摊的阿姨搭话:“张师傅以前是国营鞋厂的,修鞋几十年了,从不乱要价。” 李洋这才知道,大爷退休后闲不住,摆摊修鞋不是为了赚钱,就图个有事干,材料大多是旧物利用,收两块钱不过是个念想。 回去的路上,李洋踩着修好的鞋,步子都轻快了。鞋里似乎还留着阳光和胶水的味道,那针脚扎在鞋上,也像扎在了他心里。 他想起自己之前瞎猜大爷要“坑人”,脸有点发烫——原来不是所有人都盯着钱,总有人守着自己的道理,把活儿做细,把心放正。 现在那双鞋还在穿,每次刷鞋时,李洋都会格外小心避开那排针脚。他说那两块钱教会他的,比课本里的道理实在。 信源:江北融媒8月14日——大爷给男生修爱鞋忙活两天仅收5元,男生心疼买西瓜送给大爷解暑,“老爷爷很开心 硬要送俩泥人给我还不让付钱”,网友:虽然满手灰尘却挣着最干净的钱
山东一男生的鞋开了胶,于是就拿去修鞋摊修补,他询问大爷要多少钱,大爷却没直接回答
烟雨杏花村
2025-08-18 19:30:15
0
阅读:1076
用户13xxx36
国营厂散到现在几十年了,你写这篇文章是不是为了证明老人从厂里偷了很多线?
胡总督军
收多收少,都有靠体力换来的钱,没什么不干净的,嫌贵可以换一家,只要明码标价,不强迫消费,别人也要吃饭养家,不能幻想人人都收两元几乎免费做事,太便宜了让大家怎么活?
随便起个名字
爱好吧,我有时候手痒也喜欢捣鼓东西。
ywzq6888
[赞][赞][赞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