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不要脸!”安徽,一女子抛弃5岁和7岁的儿子离家出走,再也没回过家,丈夫独自拉扯2个孩子。12年后,丈夫打工时意外去世,单位赔偿了220万,岂料,女子却突然出现,竟要从孩子手里分46万赔偿金!孩子怒斥:你连葬礼都没参加,没资格分!法院这样判! 院门外的寒风裹着雪粒子,打在贺美琴脸上,可她仿佛没知觉,只是盯着院子里烧纸钱的两个年轻人,声音像结了冰:“我是你爸合法妻子,这钱必须有我的份。” 大儿子猛地站起来,手里的火钳“哐当”砸在地上,火星溅起又落下,像他心里烧了12年的火气:“妻子?你走的那天,我刚掉了第一颗乳牙,小宇还在哭着要喝奶粉,你回头看过一眼吗?” 这话像根针,刺破了贺美琴脸上的强硬。她往后缩了半步,却仍梗着脖子:“我当年是有难处……”“难处就是12年不打一个电话?难处就是我爸摔断腿躺床上,你连条短信都没有?” 小儿子接了话,声音发颤,却比哥哥更直接。 兄弟俩的质问里,藏着的是2011年那个春天的记忆——那晚父母吵架的声音掀翻了屋顶,母亲拖着行李箱出门时,鞋跟敲在水泥地上的声音,像在数着这个家散架的倒计时。 父亲追出去的身影消失在巷口,回来时攥着母亲落下的围巾,蹲在地上,半天说不出话,最后只对他们说:“妈去赚大钱了,以后给你们买大房子。” 那“大房子”成了父亲程强12年的执念。他是个泥瓦匠,没读过多少书,却把“赚钱养家”四个字刻进了骨头里。 每天天不亮,他就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手摩托去县城工地,中午啃两个冷馒头,晚上回来,不管多累,都要给两个儿子洗手、做饭、检查作业。 大儿子记得,自己10岁那年冬天发烧到40度,父亲背着他走三里地去卫生院,雪没到膝盖,父亲摔了三跤,每次都先把他往怀里搂,自己后背结了层冰,却一个劲问“冷不冷”。 小儿子上四年级时想要个遥控飞机,父亲连着三个周末没休息,在工地帮人搬钢筋,手指被轧出紫血泡,拿到工资的那天,举着飞机冲进家门时,笑得像个孩子。 12年里,程强的衣服永远是工地发的工装,洗得发白起球,却把兄弟俩的校服熨得平平整整;他自己顿顿咸菜配米饭,却每天变着法给孩子做鸡蛋羹、炖排骨。 大儿子考上重点高中那天,他翻出压在箱底的旧相册,指着贺美琴的照片,跟两个儿子说:“看,你妈年轻时可俊了,她要是知道你们这么出息,肯定高兴。” 那时兄弟俩没说话,心里却都清楚,父亲手机通讯录里,“孩子妈”三个字后面,从来没存过号码。 2022年12月的那个清晨,程强在工地脚手架上踩空,摔下去的时候,手里还攥着给小儿子买的练习册。 施工方赔偿的220万里,3万用来办了葬礼,19万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,剩下的198万,兄弟俩计划着存起来,一部分给老人养老,一部分当学费。 他们以为,日子终于能喘口气,却没想到,消失12年的母亲会突然带着一张泛黄的结婚证找上门。 贺美琴说自己在外地开服装店,刚听说程强去世的消息,可村委会的证明上写得明明白白:“2011年至今,贺美琴未回村,未对子女履行抚养义务,未探望老人。” 大儿子翻出父亲的旧手机,通话记录、短信箱,干干净净,没有任何来自贺美琴的痕迹。 “我爸走的那天,殡仪馆的人问要不要通知家属,爷爷说‘不用了,她早不是这个家的人了’,你现在来要什么钱?” 贺美琴没辙,把两个儿子告到了法院,律师在法庭上说:“《民法典》规定,配偶是第一顺序继承人,我当事人有权分割赔偿金。” 法官却指着卷宗里的证据问贺美琴:“这12年,你给孩子买过一件衣服吗?给程强打过一次电话吗?他住院的时候,你在哪?”贺美琴低下头,说不出话。 法官最后宣判:“死亡赔偿金虽参照遗产处理,但权利与义务对等。贺美琴12年遗弃家庭,未尽任何义务,无权分割。” 判决下来那天,兄弟俩去给父亲上坟,把判决书烧了。大儿子对着墓碑说:“爸,你看,法律是公道的。”风卷起纸灰,飘向远处的田野,像父亲轻轻的叹息。 后来,他们用那笔钱给爷爷奶奶的老屋换了新窗户,装了暖气,剩下的钱存进了银行。小儿子说:“等哥考上大学,我就去学汽修,以后靠自己,就像爸教我们的那样。”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里,落在兄弟俩的课本上,上面有程强以前写的批注:“好好读书,做人要本分。” 或许贺美琴到最后都没明白,她丢掉的从来不是220万,而是一个母亲、一个妻子最该有的本分——责任这东西,丢了就捡不回来了,就像法律不会偏袒一个只想要好处,却不肯付出的人。 信息来源: 闽南网|男子去世消失12年妻子出现要分钱,起诉要求分46万死亡赔偿金,法院判了!
“太不要脸!”安徽,一女子抛弃5岁和7岁的儿子离家出走,再也没回过家,丈夫独自拉
烟雨杏花村
2025-08-18 18:16:36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