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不会再当冤大头了! 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的加油站前,等待加油的车队蜿蜒三公里

论芸有事 2025-08-18 14:58:51

中国不会再当冤大头了! 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的加油站前,等待加油的车队蜿蜒三公里,黑市油价飙升至每升4美元,这就是2025年3月军政府驱逐中石油高管后触发的全国性油荒。   我国和尼日尔的石油合作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,最早其实是从2003年开始的。   作为一个内陆国家,那时候尼日尔虽然地下有石油,但开采能力很弱,连自己用的汽油、柴油都只得依靠进口。   当时尼日尔其实就在计划发展石油了,但由于国家实在太穷了,其他国家并不愿意合作。   只有我国选择了给予他们帮助,于是中石油就开始了在尼日尔投资。   在中石油进入尼日尔后,就在当地投了不少钱,帮他们建油田、修炼油厂,还铺设了输油管道。  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尼日尔不仅不用再进口石油,还能往外卖,石油产业甚至一度占到全国GDP的10%左右。   不过事情在2023年尼日尔发生政变后开始变化。   新上台的政府调整了政策,在今年他们以“外籍员工工资太高”“没按本地法规办事”等理由,对中石油提出质疑。   甚至还直接驱逐了三名我国的高管,还冻结了企业的银行账户,要求部分中方员工限期离境。   可是在中石油的员工撤走了之后,尼日尔反而让自己陷入了麻烦。   由于中石油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撤出,石油产量开始下滑,国内燃油供应紧张,价格猛涨,老百姓加个油都成了难题。   这下子尼日尔政府似乎意识到问题严重了,于是在2025年6月派外长访华,表示希望恢复合作,还特别强调坚持“一个中国”政策。   尼日尔当初调整政策,可能是想加强对本国资源的控制,或者是为了推动本地就业。   但实际操作下来,这些措施不仅影响了中石油,也让尼日尔自己的石油产业受了冲击。   中石油在尼日尔的投资不仅带动了石油产业的发展,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,直接和间接提供了上万个工作岗位。   现在这些项目受到影响,很多本地工人也跟着失业,经济一下子变得不稳定。   还有尼日尔还欠着中石油大量贷款,本来约定用石油出口收入来还,结果现在石油产量下降,还款更困难了。  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非洲其他国家也出现过。   有些国家在政府换届后,就会对之前的合作协议重新审查,甚至要求修改条款。   不过从长远来看,尼日尔还是需要我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。   他们的石油产业虽然有一定基础,但关键的技术和管理仍然依赖外企。   如果完全靠本地力量,短期内很难恢复原来的生产水平。  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现在又回头找中国谈合作,毕竟现实问题摆在那儿。   目前双方还在谈判中,具体会达成什么样的新协议还不好说。   但可以确定的是,尼日尔这次的政策调整确实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。   或许现在尼日尔也在后悔,可惜已经如此强硬的将中石油赶走,现在想要回去投资,恐怕是不大可能了。   毕竟冤大头做一次就够长记性了。   参考资料:凤凰网财经2025-03-18——外媒:尼日尔要求三位中国石油高管离境 关闭中资酒店   中国新闻网2025-03-14 ——尼日尔:黑金生产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燃油短缺   界面新闻2025-06-11——王毅会见尼日尔外长桑加雷   海外网 2018-08-31——中国石油帮助非洲国家实现“石油梦”

0 阅读:58

猜你喜欢

论芸有事

论芸有事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