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仲翔双脚被人牢牢按在木板上,有人用大铁钉从脚面钉入,穿过脚掌,直入木板。郭仲翔大叫一声昏死过去,鲜血顿时染红了地面。 郭仲翔是唐朝宰相郭震的侄子,文武兼备,豪侠仗义,在姚州都督李蒙麾下做行军判官。 开元年间,南方蛮夷作乱,李蒙奉命率军进剿,郭仲翔随军前往。当大军来到剑南时,郭仲翔突然收到一封信,写信之人名叫吴保安,但郭仲翔并不认识此人。 吴保安在信中称,他是郭仲翔的同乡,现在剑南不远的一个县里担任县尉之职。目前任期将满,下一步尚无着落,听闻郭仲翔豪侠仗义,所以想请他为自己在军中谋一个职位。 看罢信,郭仲翔心想,我与吴保安素昧平生,他如此冒昧给我写信,看来是遇到十分困难的事情。郭仲翔决定看在同乡的份上,帮他这个忙。于是,便向李蒙推荐了吴保安。 目前正是用人之际,李蒙做了个顺水人情,很爽快地就答应了,随即派人持调令前去调吴保安。就在这时,探马来报,蛮兵前来挑战。 郭仲翔对李蒙说:“我军刚到,不宜匆忙出战,免中其诡计。”李蒙却不以为然,下令全军出战,结果中了蛮兵的埋伏,全军覆没,李蒙自杀,郭仲翔被俘。 蛮夷首领听说郭仲翔是唐朝宰相的侄子,就让郭仲翔给他叔叔写信,让他叔叔用一千匹绢来赎回郭仲翔,不然就杀了郭仲翔。 郭仲翔无奈,只好写给叔叔写了一封信。可是,长安离此有数千里远,让谁去送这封信呢?突然,他想起了吴保安。他便又给吴保安写了一封信,将自己的遭遇和蛮夷索要一千匹绢的事情详尽说明。 此时,正好有一位军中的解粮官被释放,郭仲翔便托解粮官去姚州,把信转交吴保安。 再说吴保安,接到调令后打点行装,正准备起程,突然听说唐军大败,李蒙阵亡,郭仲翔下落不明。正在不知所措时,解粮官给他送来一封信。 吴保安看完信后,得知郭仲翔处境凄惨,心中十分焦急。于是,立即动身往长安而去。可是,当他来到相府时,才得知郭宰相已于不久前去世了。 吴保安大失所望,只好返回家中,将事情告诉妻子张氏。妻子劝他,你没有能力弄到这一千匹绢,想救也救不了,就让他听天由命了吧。 吴保安对妻子说道:“当初我只是写了一封信,他就仗义相帮。如今他遇到难处,以性命相托,我怎么能袖手旁观?不救出郭公子,誓不独生!” 于是,他决定将家产变卖外出经商,挣钱买绢。十年间,吴保安东奔西跑,省吃俭用,把挣来的钱几乎都用来买绢。 吴保安长年在外经商,有家不回,妻子张氏一个人带着孩子,没有收入,只好外出乞讨。一天,来到姚州,因一天没有讨到饭,看着饿得面黄肌瘦的孩子,心中悲痛,便坐在路边放声大哭。 这时,新任姚州都督杨安居从此路过,见这名妇妇哭得如此伤心,便让人将她叫过去询问。张氏便将丈夫为救朋友外出经商十年不回的事情哭诉一遍。 杨安居听后十分佩服吴保安的义行,于是将张氏母子安排到驿馆住下,并派人找到吴保安。杨安居将吴保安请到府内,问他一千匹绢是否凑齐。吴说还差三百匹,杨安居便让人从官库中暂借四百匹给他,让他抓紧时间去救朋友。 吴保安用车拉上这一千一百匹绢,星夜兼程,赶赴南方蛮夷之地。 再说郭仲翔,自托人送走书信后,一直没有回音。蛮夷首领开始对他还比较好,后来见没有人来赎,渐渐失去耐心,把他当奴隶使用,非打即骂。郭仲翔受不了苦,多次试图逃走,都被捉了回来。 为防郭仲翔逃走,蛮夷首领令人将他的双脚用大铁钉钉在木板上,郭仲翔痛苦不堪,生不如死。 这天,蛮夷首领突然告诉他,有人来赎他。郭仲翔顿时喜出望外,不敢相信这是真的。 蛮夷首领让人把大铁钉从郭仲翔的脚上拔出来,因为时间长,铁钉已经长在肉里,突然一拔,比钉时更是疼痛十倍,郭仲翔大叫一声又昏死过去,过了好久才苏醒过来,但是脚上疼痛难忍,不能走路。蛮夷首领便让人用大竹筐将郭仲翔抬了出去。 吴保安见郭仲翔如此惨状,心如刀绞。到这时,郭仲翔才知道救自己的是吴保安,谁能想到,这是他们这对好朋友第一次见面,两人抱头痛哭。 将郭仲翔救回后,吴保安才回家看望妻子和孩子。杨安居被吴保安的义举深深感动,便举荐吴保安到四川一个县做了县丞。 不久,杨安居又举荐郭仲翔出任蔚州参军。时光荏苒,几年又过去了,郭仲翔突然想起吴保安好久没联系了,决定抽时间去四川看望老朋友。 可是,当他来到吴保安任职的县城时才知道,吴保安夫妻已于几年前双双病故,只留下一个十五六岁的儿子吴天祐,孤苦无依。 郭仲翔找到吴天祐,随他到吴保安夫妇的坟上哭祭一番,然后带着天祐回到任所,把他当亲儿子一样抚养。 几年后,吴天祐长大成人,郭仲翔他成了家,并将自己一半的家产分给他。 后来,郭仲翔升任岚州长史、朝散大夫,便向朝廷举荐吴天祐。朝廷批准郭仲翔举荐,令吴天祐出任岚谷县尉。 郭仲翔和吴天祐在任上勤政为民,官声极好。当地百姓有感于郭仲翔、吴保安的义举,为他们建了“双义祠”,四时享祭,香火不断。 参考资料:《喻世明言》
“这就是男女在智力上的区别!”男孩的头卡在栏杆里,四个女的在那研究了半天,还是没
【97评论】【28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