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岁渡江女英雄:毛主席亲邀开国大典被拒,背后藏着怎样的传奇?

历史奇话站 2025-08-18 12:01:45

1949年的开国大典前夕,毛主席亲自写请柬邀请一位14岁的小姑娘,来参加开国大典,没想到却被拒绝了。 这个小姑娘什么来头,竟然拒绝毛主席的邀请? 小姑娘叫马毛姐,是渡江战役中年龄最小的功臣。 马毛姐,原名马三姐,是因为在家排行第三,她出生于1935年,是安徽无为县人。家里以打渔为生,但是依然养不活了一家人的生计,为了能有口饭吃,父母把她卖给人家当童养媳。 在那个年代,当童养媳其实就是下人,马毛姐经常被婆家人欺负,打骂,马毛姐实在忍受不了,就逃跑了。 回去后,她跟着父亲在江边摸打滚爬,还学会了乘船。 1949年2月,她的家乡来了很多解放军,他们需要渡江, 在此期间,解放军经常帮助老百姓做事,老百姓非常感动,他们觉得解放军才是为人民做事的好军队。 这年4月份,解放军准备渡江,他们需要征用老百姓家的船只。当地老百姓知道解放军是为人民做事的,他们争着抢着报名帮助解放军渡江,才14岁的马毛姐也报了名。 可是解放军看她太小,不忍心让她划船,就把她赶了下去,没想到马毛姐不死心,又偷偷上了船。 解放军看她这么执着,就不再推辞了。 马毛姐载着30多名解放军战士,和其他几只船,一起向长江对岸驶去。 撑船的过程中,马毛姐被子弹打中了胳膊,但是她忍着疼痛依然坚持撑船。 那天晚上,马毛姐来回撑了六趟船,共计运送了三批共计一百多名解放军战士渡江作战士。 渡江仅仅4天之后,1949年4月24日,南京解放,解放军战士将鲜艳的红旗插在了南京原“总统府”门楼上,渡江战役大获全胜。 战后,14岁的马毛姐被评为“渡江英雄”、“一等功臣”等荣誉称号。她成为渡江战役中年龄最小的“一等功臣”。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,毛主席曾亲笔写了请柬,邀请马毛姐去北京参加新中国诞生的盛典,由于她当时才15岁,父母担心她年龄太小而没让她赴京。 1951年9月20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周岁前夕,毛主席再次给这位女英雄发出参加国庆观礼的请柬。 这次,马毛姐跟着安徽代表团到了北京。 毛主席见了马毛姐还给他的两个女儿李敏、李讷介绍她的英勇事迹。 毛主席得知马毛姐的小名叫马三姐时,就决定给她如何名字“你姓马,我姓毛,就叫马毛姐吧。马是你的姓,名字的第一个字跟我姓,好不好?” 马毛姐非常激动的接受了这个名字。 毛主席看马毛姐的衣服很破旧,就用自己的钱让警卫员给她买了两套衣服。 毛主席还送给马毛姐一本日记本,上面写着“毛姐: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。毛泽东,一九五一年十月四日” 回去后,马毛姐开始读书,18岁那年,她还加入了共产党。 1957年毕业后,马毛姐被分配到合肥麻纺厂,当过车间主任,后来又到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任职,还在针织厂、被服厂、帽厂工作过。 不管在哪里工作,马毛姐从不挑肥拣瘦,而是兢兢业业。 马毛姐虽然顶着“一等功臣”的称号,但她从来不向组织上提要求。 马毛姐的工作岗位一直在改变,但是不变的是她对党的忠诚。 她经常说是党给了她一切,“我要把一生奉献给党的事业,全心全意做好人民的服务员”。 2021年6月,马毛姐被授予“七一勋章”。 表彰结束后,马毛姐对女儿刘光林说:“把勋章送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去。这个荣誉不仅属于我,更属于渡江战役全体支前船工。相比于荣誉,我为党和国家做的事情太少了。” 马毛姐不畏生死,用实际行动支持抗战,她的行为让人尊重,让人敬仰。 但是她却不居功自恃,以功自傲,而是低调谦逊,深藏功与名,用实际行动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。

0 阅读:26

猜你喜欢

历史奇话站

历史奇话站

奇话连篇,趣谈历史点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