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万没想到,俄罗斯“上当”了!美国不愧是“商人国家”,又发“战争财”! 就在最近,虽然美国提出不再对乌克兰提供武器,但说了,其他国家可以从美国买武器援助“乌克兰”。 那大家就有疑问了,美国提出不帮助乌克兰,但是其他国家可以在美国那里买上武器支援乌克兰,那美国到底是放弃乌克兰了,还是没有呢? 表面上看,美国似乎在削减对乌克兰的支持。但只要把目光转向欧洲,就能发现另一番景象。 德国国防部 8 月 14 日宣布,将通过北约的 “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” 机制,向乌克兰提供价值 5 亿美元的美制武器,专门用于提升防空能力。荷兰、挪威、瑞典等国也紧随其后,纷纷掏出真金白银购买美国武器支援乌克兰。 俄罗斯或许以为,美国停止直接援助后,乌克兰的武器供应会大幅减少。但现实是,美国通过欧洲盟友的 “代购”,继续向乌克兰输送关键装备。 德国采购的美制防空系统、波兰计划的 “俄罗斯资产换武器” 方案,都在无形中维持着乌克兰的战斗力。 更让俄罗斯头疼的是,这种间接援助让其陷入两难境地。如果打击这些武器,可能引发与欧洲国家的直接冲突;如果放任不管,乌克兰的抵抗能力又会持续增强。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曾无奈表示,西方向乌克兰输送武器无助于谈判,但美国显然不在乎俄罗斯的感受,只关心自己的军工复合体能否继续盈利。 欧洲国家看似积极支援乌克兰,实则是被美国 “绑架” 的无奈之举。北约的 “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” 机制,本质上是美国让欧洲分担军援成本的手段。 德国选择购买美制武器而非欧洲本土产品,就是因为美国能更快交付关键装备。这种 “欧洲出钱、美国出货” 的模式,既巩固了美国对欧洲防务的控制,又让欧洲在不知不觉中为美国的军工利益买单。 更讽刺的是,美国一边要求欧洲国家加大军购,一边却对其他国家的正常军贸横加干涉。例如,美国曾以制裁威胁印度尼西亚、阿联酋等国,迫使其放弃购买俄制武器。这种双重标准,再次暴露了美国 “商人国家” 的本质 —— 只许自己赚钱,不许别人发展。 乌克兰在这场博弈中,成了最大的受害者。虽然美国通过第三方机制维持了部分武器供应,但直接援助的减少仍让其面临压力。2025 年 3 月,波兰总理图斯克就曾表示,美国暂停援助后,乌克兰的处境更加困难。 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多次强调,缺乏乌克兰参与的任何协议都难以解决冲突,但美国显然更关心如何通过军售牟利,而非真正解决问题。 更危险的是,这种间接援助可能延长冲突。俄罗斯外交部多次警告,所有运抵乌克兰的武器都将成为合法打击目标。而美国军工企业为了持续获利,可能会有意维持冲突的热度,让乌克兰成为其武器的 “试验场”。 美国的这波操作,完美诠释了 “无利不起早” 的商人逻辑。通过让欧洲国家充当 “中间商”,美国既规避了直接介入的风险,又打开了军售的新市场。 俄罗斯原本以为美国会减少干预,却没想到掉进了一个更大的陷阱 —— 美国的军售网络反而通过欧洲盟友进一步扩张。 在这场博弈中,唯一的赢家只有美国的军工复合体。他们的财报数据在飙升,而乌克兰的土地上却仍在流血。
最新消息梅德韦杰夫突然宣布了!2025年8月16日,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
【18评论】【38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