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0年任仲夷从中央回来,广东干部预感上面是“杀气腾腾”,任:把杀字改为热字

寒烟锁重 2025-08-17 15:00:13

1980年任仲夷从中央回来,广东干部预感上面是“杀气腾腾”,任:把杀字改为热字 权威资料来源:《倡导解放思想与坚守改革开放的任仲夷》——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1980年11月,广东省委来了一个新书记,他的名字叫任仲夷。这位新书记十分有闯劲,他继承了前任书记的衣钵,坚定认为广东要先行一步,即使全国放慢两步,广东也只能放慢一步。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,全国上下对改革依旧存有疑问,在处于盲人摸象阶段,任仲夷的举动堪称大胆,因此得了个“任你胡来”的绰号。 但这位书记的改革才进行两个月,上面就发通知说要调整国民经济,紧接着发布紧急通知,点名指出广东走私贩私现象极端严重。在这一变局下,任仲夷两次进京参加会议,被迫做出检讨。 当时的情况十分紧张,广东地方干部都在传:中央要对广东的改革动手,一时间改革陷入危机当中,不过后来风波还是被这位任书记给成功化解了。 早在1979年,任仲夷就作为辽宁省委第一书记率先提出为张志新平反,这是一个伟大壮举。 毕竟当时的张志新案并未得到明确态度,很多人都劝说他不要着急,但任仲夷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:既然是该做,就不要考虑谁同意谁不同意,谁高兴谁不高兴。 随后他顶着巨大压力,不单为张志新平反,还追认其为烈士。也正是靠着这股魄力,任仲夷不仅快速稳定辽宁局势,让当时辽宁经济跃居全国三甲之内,还形成“全国舆论看辽宁”的风气。 虽然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,但任仲夷却并不止步于此,他有感于中国正在落后世界,一直在寻求一条能更快发展的道路——看来看去,任仲夷看到了广东。 当时广东已经在大跨步改革,各个经济特区被设立起来。任仲夷认为广东的方向是对的,于是也向中央请求在大连也搞个经济特区。 此事虽然没有搞成,但也让中央看到他的独特的想法。因此,在1980年,中央决定由他担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。在赴任前,任仲夷的老战友杨易辰说:你这一去,要么是立了大功,要么就是犯了大罪。 果然,在任仲夷上任没多久,很快就有了开篇提及的危局。1982年,中央在北京召开广东和福建两省座谈会,会上专门研究打击走私犯思贪污受贿的问题,矛头直指任仲夷。 当时会上有同志表现出不满,说广东对走私贩私过于宽松,有人说绝不能手软要杀一批头,更有人表示任仲夷不像个共产党员。 尽管他一直在耐心的给各方解释,可还是两次进京和写检讨。这件事情影响极大,所以在任仲夷回来准备传达中央指示时,各方都非常担忧。 首先是广东的干部,大家都害怕犯错误,有干部干脆把行李都带来,等着开完会后就被看管。 其次是各方的华侨和商人,他们也担忧此次政策转向,他们的投资会受到影响。此时的任仲夷可谓是压力山大,上面有阻力,下面有担忧,他被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,怎么办? 经过认真思考后,任仲夷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他不打算将一些不好的话传达给下面,而是选择稳定人心,继续改革,他的想法也得到了中央部分支持。 有了支持后,任仲夷回到广东召开了会议。面对众人一片担忧的眼神,他直接开场定了调子,用扬弃的观点看问题,把原本大家心中杀气腾腾的会,搞得场面热气腾腾,紧张的气氛烟消云散。 紧接着,他又用了一个多小时的讲话,为广大干部明确了方向,坚定了信心,让他们既要坚定不移地打击走私贩私,同时也要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。 众人听完后疑虑尽散,然后又以高度的热情投身于改革中。 后面来看,任仲夷的做法十分正确,在他理顺了各方思想后,1982年11月,广东省贯彻了中央指示,揭露了6800多宗经济犯罪案件,截获走私船只693艘。 当然,在搞活经济方面也没有耽误,全省与外商签订合同1.4万多项,引进先进技术设备10万多台,既让广东避免了走私贩私歪风,也让广东幸运的赶上了历史的发展机遇。

0 阅读:43

猜你喜欢

寒烟锁重

寒烟锁重

缘起,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你, 缘灭,我看到了你在人群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