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尿管是"酷刑"?真的会很难受吗?做手术可以不插吗?告诉你答案 很多人一听到“插尿管”三个字,心里就发怵,甚至有人用“酷刑”来形容这种体验。其实,导尿管并不是吓人的刑具,而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。它是一根柔软的细管,从尿道进入膀胱,通过气囊固定,再把尿液引到尿袋里。对于需要全麻或长时间手术的病人来说,它的作用非常大。 为什么要插尿管?原因主要有三个。第一,手术期间人处于麻醉状态,身体依然会产生尿液,如果不能及时排出,就会导致膀胱过度膨胀,不仅有风险,还可能影响到手术区域。第二,医生需要通过尿液来判断肾功能、身体代谢情况,尿量和颜色变化能提供很直观的信息。第三,有些手术需要保持手术区干净,避免尿液干扰,导尿管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。 至于感受,很多人关心的就是“疼不疼”。插尿管的过程确实会让人不舒服,尤其是男性。男性尿道比较长,而且有弯曲结构,插管时容易有刺痛或异物感。女性尿道较短,通常操作时间更快,痛感也轻一些。不过不管男女,插上后多少都会有异样感。常见的就是膀胱痉挛,感觉老是想尿,却排不出来,还会有烧灼样的刺痛。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手术后的几个小时或一两天内,之后随着身体适应会逐渐缓解。 一些病人的真实描述会让人印象深刻,有人说“像是火烧一样”,有人觉得“酸麻到全身”,还有人甚至因为膀胱痉挛一夜没睡。虽然听上去吓人,但这些体验大多是短期的。医生和护士会在插管前使用润滑剂和麻醉凝胶,减少进入时的不适。现代导尿管的材质也更柔软,比过去的硬管好很多。 那么是不是所有手术都要插尿管?答案是否定的。比如一些局部麻醉、时间短的手术,根本用不上导尿管。常见的有眼科、口腔类的小手术,甚至一些上肢的操作,都不用考虑。相反,如果是时间比较长的手术,特别是腹部、泌尿系统相关的操作,就基本离不开导尿管了。像剖宫产、大型肠道手术、膀胱手术,都需要提前放置导尿管。 有的人还担心感染。确实,导尿管放置时间过长,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。医生一般会控制留置时间,并提醒病人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和气味。若出现尿液浑浊、发热或腰部不适,需要及时就医。不过在规范护理下,导尿管相关感染的比例并不高,大多数患者取管后恢复正常排尿就好。 再来说说拔管。拔尿管时很多人心里紧张,其实过程很快。医生会先放掉气囊里的水,然后一口气抽出导尿管。大多数人会觉得轻微刺痛或灼热,但时间只有几秒。之后可能会有尿道短暂刺痛或轻微出血,这是常见现象,很快就能缓解。有些人取管后会暂时出现尿急、尿频,但这是因为膀胱恢复正常排尿功能时的适应过程。 总的来看,插尿管虽然让人不适,但它的作用非常关键。对手术医生来说,它不仅是保证手术顺利的工具,也是观察病人情况的重要窗口。对患者来说,它是一道暂时的关卡,熬过了手术,也就熬过了导尿管。随着医疗手段改进,插管体验已经比过去大大改善。 所以,插尿管并非酷刑。它可能带来一段时间的异样感,但通常不会持续太久。医护人员会尽量减少病人的不适,必要时还会用药物来缓解膀胱痉挛。对于必须插管的手术,这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步骤。对于可以不用的手术,医生也不会勉强去做。只要了解了它的作用和特点,大多数人都会更容易接受,也能更好地配合医生。
这得有多强大的心脏啊!
【11评论】【32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