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天后陈毅来看彭德怀,这是下庐山后第一个来看彭德怀的高级干部。以往陈毅来访,人未

超越自我展风采 2025-08-16 12:57:54

几天后陈毅来看彭德怀,这是下庐山后第一个来看彭德怀的高级干部。以往陈毅来访,人未升堂,声已入室,爽朗谈谐,使平素严肃寡言的彭德怀也顿时谈笑风生。这一次,陈毅默默走进来,“川腔”里拖着沉重的声调,劝说彭德怀:“老兄,想开一些,还是以大局为重! ”彭德怀沉默不语。 古人云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 1959 年庐山会议后,彭德怀即便身处逆境,他对党的忠诚、对人民的关怀,犹如熠熠生辉的星辰,照亮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。彭德怀经常到附近的农民家中走访。每到一户,他都像是回到了自己久违的家,毫无架子地与村民们拉扯谈家常。他认真地倾听着村民们讲述生活中的琐事,无论是家长里短,还是田间地头的辛苦,他都听得津津有味,不时还会发表几句朴实又贴心的看法 。村里有位老人,子女都在外地工作,生活上多有不便。彭德怀得知后,隔三岔五就会去看望他,陪老人聊天解闷,还帮忙解决一些实际困难。老人逢人便说:“彭老总真是个大好人,心里装着咱老百姓 !” 在挂甲屯,谁家办喜事,彭德怀必定登门祝贺。他的到来,就像为喜事添了一抹别样的喜庆色彩。他会真诚地向新人表达祝福,还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喜悦,那爽朗的笑声,感染着每一个人 。有一次,村里的小伙子娶亲,彭德怀早早地就到了现场,帮忙布置院子、招呼客人,忙得不亦乐乎 。他的出现,让这场婚礼变得格外热闹,也让新人一家倍感温暖 。 挂甲屯的生活条件并不十分便利,彭德怀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 。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,他自掏腰包,做了许多实事 。他用自己的薪金,给村里装电灯。当时,装电灯可不是一笔小数目,但他没有丝毫犹豫 。当电灯亮起的那一刻,整个村子都被照亮了,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感激 。他还接自来水管,修地下水道,解决了村民们长期以来用水难和排水不畅的问题 。 每逢院内放电影,彭德怀就亲自摆好凳子,请群众进院看电影 。他就像一个热心的组织者,忙前忙后,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舒适地观看电影 。在那个娱乐活动相对匮乏的年代,看电影成了村民们最期待的事情,而彭德怀的这一举动,让大家感受到了无尽的关怀 。村民们都亲昵地称他为 “好村长”,在他们心中,彭德怀就是他们的贴心人,是他们生活中的温暖源泉 。 20 世纪 60 年代,国际形势风云变幻,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威胁 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毛主席高瞻远瞩,果断提出了 “三线建设” 的伟大战略决策 。旨在将重要的工业项目转移至中国的大后方,也就是三线地区,以此构建起坚固的战略后方基地,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。1965 年,彭德怀被任命为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 。尽管此前他主要活跃于军事领域,工业建设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且充满挑战的领域,但他没有丝毫犹豫,毅然决然地接受了这份任命 。 他深知,要想赢得大家的信任,就必须深入了解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,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建设道路 。于是,他不辞辛劳,长途跋涉,深入到西南地区的各个角落 。无论是偏远的厂矿,还是宁静的农村,都留下了他坚定的足迹 。每到一处,他都与工人同吃同住,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。在简陋的工棚里,他和工人们围坐在一起,吃着简单的饭菜,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 。 1966 年 6 月 27 日至 7 月 19 日,彭德怀在贵州视察和调研 23 天,其中 22 天在六盘水 。他的足迹踏遍了盘县、水城矿区 。7 月 1 日至 9 日,他在盘县召开了以六盘水煤矿为中心的六盘水地区综合规划会议 。会议期间,他再次传达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 “三线” 建设的指示,强调工业要配套,首先是能源、交通和原材料工业的建设,特别是煤炭和电力、铁路工程的兴建要先行 。离开盘县后,他来到水城 。汪家寨山高坡陡,不通公路,车队只能停在山外 。 彭德怀走在队伍前面,翻山越岭,进行实地考察 。他的身影在崎岖的山路上显得格外坚定,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,但他全然不顾 。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,他为水城钢铁厂、水泥厂、化肥厂、煤矿矿点等成功选址 。他对汪家寨电厂厂址作了具体的指示,考虑到贵州田地少,要少占农田,且这里交通不便,电厂厂址要选在靠煤矿近点的地方 。后来选定的汪家寨附近东侧天生桥为电厂厂址,靠山、有水,离煤矿 5 至 8 公里,可以由火车直接运煤进入电厂 。这个选址方案既满足了工业生产的需求,又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实际情况,为后续的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。

0 阅读:163

猜你喜欢

超越自我展风采

超越自我展风采

超越自我展风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