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连斯基凉了 当前时间8月15日,俄美会谈已经正式结束,而这也是2021年6月份以来,两国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谈。 而这场被全球紧盯的“特普会”,却将真正的当事方乌克兰彻底排除在外。泽连斯基的缺席并非偶然,而是当前大国博弈下乌克兰地缘价值被掏空的缩影——俄美各取所需,乌方却连谈判桌的边都摸不着。 早在会谈前,普京已通过外交渠道明确拒绝泽连斯基参与,理由是“其存在会使谈判复杂化”。 这并非临时起意:今年5月,原定的俄美乌三方会谈因普京和特朗普双双缺席而流产,只留下泽连斯基在土耳其空等。 此次阿拉斯加会谈前,特朗普特使维特科夫秘密访俄三小时,泽连斯基仅能通过社交媒体喊话“领土不容谈判”,却遭俄方直接无视。 更残酷的是,美俄对泽连斯基的冷落已成战略默契。普京始终不承认其总统合法性,认为他“早该下台”;特朗普则急于结束战争以兑现竞选承诺,甚至私下讨论由前总司令扎卢日内或前总理季莫申科取代泽连斯基。 乌克兰的“代理人”角色被彻底揭开:美国要的是外交速胜以提振特朗普国内支持率,俄罗斯要的是西方默认其领土既得利益,至于乌克兰的主权诉求?不过是谈判桌上的绊脚石。 就在阿拉斯加会谈前48小时,泽连斯基突然宣布一项政策转向:允许22岁以下乌克兰男性公民离境。 这一决定相当于变相终止了持续三年的“全民动员令”,被广泛解读为向停火妥协的信号。 战场失利叠加民意反噬,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从战初90%暴跌至57%,7月更因削弱反腐机构独立性引发全国抗议。当“抗俄英雄”人设崩塌,松绑动员令成了他仅存的政治喘息空间。 尽管阿拉斯加会谈未达成具体协议,但美俄已各自划下利益红线。 而对泽连斯基而言,真正的危机在于:无论美俄最终能否签署协议,乌克兰都已沦为博弈筹码。 若接受停火,等于默认领土割让,其政权合法性将遭国内民族主义者清算;若拒绝,西方援助持续缩水,乌军难以支撑长期消耗。 更讽刺的是,欧洲盟友如法德虽口头支持乌克兰,私下却加速与俄磋商能源合作,所谓“团结抗俄”早成一纸空文。 阿拉斯加会谈后,普京邀请特朗普“下次莫斯科见”,俄驻美大使甚至承诺“立即发签证”。 这种“惺惺相惜”的场面,与泽连斯基孤坐基辅、连前线战报都需“军方转交”的落寞形成刺眼对比。 或许用不了多久,美俄真能拿出一份停火方案:俄军固守乌东,换取能源合作与制裁解除;特朗普高举“和平缔造者”招牌冲刺大选;欧洲在能源红利中沉默;而乌克兰,在领土缩水的现实下启动重建。 至于泽连斯基?他可能仍是名义上的总统,但那个曾登上全球封面的战时领袖,早已在俄美的阿拉斯加密谈中悄然退场。 素材来源:红星新闻 《成都商报》官方账号 2025-08-16 09:08
奇迹即将上演。可靠消息显示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很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美国
【11评论】【19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