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,万历皇帝喝得面红耳热,兴致正高,叫了两个宫女来唱曲助兴,可这俩小宫女死活不张嘴。 万历的笑容一下沉了下来,手一挥:“拖下去,斩了!” 场面顿时僵住,好几个侍从连忙跪下求情,才把这条性命保住,改成削发。 第二天,万历就傻眼了。李太后已经知道了这事,当场把张居正叫去,让他在朝堂上公开劝谏皇帝,还逼着万历认错。 在万历登基后的前几年,朝局井然有序,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功劳,就在李太后的盯和管上。 李太后,原名李彩凤,原本不过是裕王朱载坖身边的一名侍女。 裕王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子,本来按规矩,这个位置跟皇位没什么交集。可偏偏嘉靖的儿子们命都短,等到裕王成年,他竟成了皇帝唯一还活着的成年儿子。 可嘉靖听信宠臣的话,说什么“立储太早不吉利”,于是干脆不见儿子,也不谈继承的事。裕王的日子,就这么吊着。 裕王自己也烦恼,妻妾接连生子却都早夭。原配李王妃为此伤心去世,二房陈王妃也没能留住唯一的女儿。 直到有一天,裕王酒后心情复杂,留了侍女李彩凤侍寝竟然怀孕了,这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朱翊钧。 裕王高兴得不得了,但又不敢声张,毕竟父皇忌讳提子嗣的事,连名字都没敢给孩子取。 1566年,嘉靖猝然去世,裕王仓促登基,是为隆庆皇帝。此时,他才郑重给儿子起名“翊钧”,并封李彩凤为贵妃。 小朱翊钧被立为太子,未来注定要登基做皇帝。李彩凤格外严厉,儿子上课走神,就罚跪反思,亲自监督功课。 可隆庆的皇帝命也不长,六年后便驾崩。年仅10岁的朱翊钧继承皇位,尊母亲为皇太后。 李太后深知皇帝年幼易懈怠,每天天不亮就催儿子起床,寒暑不误,读经、习史一丝不苟。 少年万历因此养成了勤勉的形象,还大胆起用张居正,让朝政在最初的十年焕然一新。 等万历成年,他有了自己的想法,脾气也大了起来,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好管。 万历最轰动的事之一,就是那场持续十五年的“国本之争”。事情起因是年少的万历去给母亲请安,太后不在,倒是宫女王氏出来接待,他一时冲动,就在太后的寝宫宠幸了她。 王氏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,可万历并不想认,嫌她出身低微,又嫌这孩子来得不光彩。李太后强硬干预,他才不得不接纳母子二人。 可皇帝有自己的宠妃郑氏,郑氏也生下皇子。为了立郑氏的儿子做太子,万历不惜和满朝文臣对着干,硬是拖了十五年。 最后还是李太后出面,才让王氏之子顺利登上太子之位。 1614年,李太后病逝,享年六十九岁。那一年,万历已不再是那个被催起读书的少年,而是一个早已在权力与私欲间固执己见的中年皇帝。 李彩凤的一生,从宫女到太后,是命运的推波,也是她自己一步步走出的棋局。
公元前240,大阴人嫪毐,他八成是个“七叶子”,能让正值壮年的秦太后赵姬,跟他在
【16评论】【13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