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文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,1912年生于山东,早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,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之后在家乡从事地下工作,历任济南市委宣传部长、寿光县支部书记。 1937年2月,他组织领导了牛头山武装起义,并建立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,担任中队长兼指导员、大队政委、宣传科长,该支队成为山东抗日武装的核心力量之一。1939年,第八支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后,他先后担任营教导员、第1团政委,后来升任鲁中军区第3师政治部主任,参与了鲁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工作。 解放战争时期,王文轩历任山东野战军第4师政委、华东野战军8纵22师政委(与师长孙继先搭档),参与了华东战场的关键战役。之后,他调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,负责全军的政治工作和干部管理。 建国后,在1950年代,王文轩担任总干部部军衔处处长,主导了全军首次军衔评定工作。随后,他转入国防科技领域,历任特种兵干部部副部长、部长,国防部第五研究院(中国导弹事业发源地)政治部主任、副政委,驻第七机械工业部监察组长,为早期航天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。 1955年,王文轩被授予少将军衔,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二级解放勋章等荣誉。1996年11月2日,他病逝于北京,享年84岁。 需要注意的是,有两位同名少将需加以区分:一是王文英少将,1964年晋升,抗战时期在山西决死队,建国后任青海省军区政委,2013年逝世;二是王文模少将,1955年授衔,红四方面军出身,西路军幸存者,1995年逝世于南京。 王文轩将军的一生跨越地方革命、军事指挥、国防科研三大领域,其政治工作在军队建设和导弹事业初期发挥了关键作用,是少将群体中兼具地方斗争经验与科技管理能力的代表。
美国敢不敢软禁普京?这么说吧,敢,前提是,克里姆林宫内部,已经有人,准备好了接管
【7评论】【11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