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0年,贵州一位瓦工写信给开国上将杨勇:我没牺牲,请求给我这个老红军安排个工

甜心宝贝笑弯弯 2025-08-16 02:41:11

1950年,贵州一位瓦工写信给开国上将杨勇:我没牺牲,请求给我这个老红军安排个工作! 孔宪权出生在湖南浏阳的穷苦人家,从小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,他早早出去打工,常常挨地主欺负。革命队伍一来,他就投身进去,黄克诚看中他这小伙子,还亲自帮他办了入党手续。进了红军,孔宪权干劲十足,在战场上冲杀,身上多次挂彩,但每次都捡回一条命。他随部队打过好几场反围剿战役,靠着立下的功劳,一步步升迁,到长征时候已经是红三军团四师司令部侦察参谋。四渡赤水那段,他领队出去侦察,探到娄山关的敌情,让部队顺利往那边推进。攻打娄山关时,他带突击队直奔敌旅指挥部,枪弹乱飞中,他击中几个敌兵,后来转为近身格斗,连续干掉对手。周围同志倒下不少,这时敌机枪扫来,他的左腿胯部中了六弹。他移到掩体继续还击,直到援军赶到。同志们把他抬到遵义老城教堂,医生清理伤口,他体格好,硬是挺过来。这仗后,他在军中出了名,杨勇他们叫他打不死的程咬金。 部队接着往前走,他行动不便,上级还是安排战士抬着他行军。走了两个星期,到贵州毕节黔西县,伤口开始恶化,碎骨取出来了,但一路颠簸没法休养,创面总不愈合。同志们只好把他安置当地,留下三百银元和药费,派医生与通讯员照顾。他花几个月养好伤,但通讯员和医生在乱世走散,收留他的地主跟红军有交情,对他照料周到。想归队时,地主拦着不放,怕没人证明。他念着照顾之恩,暂且留下。后来他流落乡村,在遵义周边挑担卖货,渐渐转做泥瓦匠,手艺不错,附近百姓知道他经历,把他当红军菩萨,常求旧物祈福。他就这样在贵州扎根,日子虽苦,但一步步熬过来。 时间到1950年,孔宪权翻报纸,看到贵州军区报道,认出杨勇和苏振华是旧日团领导。他取出笔墨,写信说自己是孔宪权,还活着,没阵亡,作为老红军希望安排工作。信寄出几天,到贵州军区,杨勇拆信看到名字,跃起拿着信去找苏振华,两人读后交换眼神,回想当年战场身影。杨勇执笔回信,说没想到你还在,以为你牺牲了,情况会处理。苏振华添几句,两人封信寄出。消息扩散,黄克诚获悉露出笑容,其他将领同样高兴。他们忆起长征侦察员功劳,以为早亡,现在知其在世,都想帮忙。孔宪权在工地收到回信,读到内容,手悬空,泪痕滑落,继续劳作。 杨勇安排人调查孔宪权经历,确认红军身份。军区派员到遵义乡村访谈百姓,了解这些年生活。调查员去泥瓦工地,见他跛腿干活,询问细节。他讲长征负伤、脱离部队、贩货过程。调查员记录,返回报告。黄克诚审阅点头,指示恢复身份。领导讨论安置,考虑文化水平和经历,决定合适岗位。孔宪权接到通知,去军区报到。杨勇接见,两人握手,忆旧仗谈娄山关。苏振华加入,三人围桌,杨勇递烟,苏振华倒茶。组织先恢复党籍,黄克诚签文件。孔宪权填表交材料,手续办妥获认可。接着安排到遵义图书馆工作,适合管理图书。到馆报到,馆员介绍,他巡视书架翻旧书。 遵义会议旧址需管理人员,领导觉得他合适。几周后调令下,他转任纪念馆馆长。赴任那天穿整洁衣,到旧址走进庭院,触摸墙壁回想教堂。馆内组织展品擦文物。每日开门迎客,讲解红军故事。游客听闻经历围拢提问,他一一作答举战场例子。这些年保持低调专注工作。图书馆时期分类图书修补页码。转纪念馆后扩建展厅监督砌墙,偶尔上手示范跛腿不影响。每年纪念日主持活动摆花圈领默哀。同事敬重请教历史,他分享长征行军描述赤水河侦察。 黄克诚上报情况,孔宪权恢复党籍。安排担任遵义图书馆副馆长,到岗整理书架分类资料手法熟练。后来转任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,每日巡视展厅擦陈列品讲解历史。游客增多站立讲述长征事迹声音清晰。1988年11月7日逝世终年78岁。遗体安葬遵义墓碑刻生平同志悼念摆花篮。

0 阅读:28

猜你喜欢

甜心宝贝笑弯弯

甜心宝贝笑弯弯

好好生活 积攒温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