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微风]印度全国掀起反美浪潮,不吃麦当劳,不喝可口可乐,不买苹果!在美国确认对印度征收50%的关税之后,印度国内的心态直接崩了。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加征的关税比例高达 50%,正好打在了印度经济的要害上,印度每年超过一半的出口商品从纺织品到药品,都是卖到美国的,这么一加税,一件 5 美元的围巾,到了美国后的成本就涨到了 7.5 美元,价格上的优势彻底没了。 更让人觉得挑衅的是,美国还特意留了 21 天的 “冷静期”,好像在看印度的笑话,但这事点燃的不只是经济上的焦虑,更把印度人心里积压已久的不满给引爆了:对美国长期搞 “双重标准”、不尊重印度战略的不满。 就像印度前驻美大使辛格说的,“战略上的信任已经没了”。人们这才意识到,平时离不开的可乐和 iPhone,背后可能绑着束缚国家经济的链子,产业链上的恐慌也跟着来了。 印度宝石出口商协会主席巴纳萨里绝望地说,50% 的关税让他们赔得血本无归,除了把工厂搬到柬埔寨没别的办法了,而原本属于印度的订单,越南和孟加拉国正盯着呢。 面对这场危机,莫迪政府很快采取了行动,在国内,这种民族情绪正好给莫迪推行了多年的 “印度制造” 政策加了把劲,在班加罗尔的抗议集会上,莫迪亲自带头喊 “自力更生”,巧妙地把民众的怒火引到支持本国产品上。 印度商务部也跟着拟定了一份报复性的关税清单,准备跟美国对着干,在对外方面,新德里进行了一场精准的地缘政治反击,最让美国心疼的是军事领域的制裁:印度国防部不仅叫停了国防部长的访美行程,还冻结了大额的军购订单。 同时,印度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战略,把目光转向了其他地方,军备采购更多地考虑法国的 “阵风” 战机,能源安全上更依赖俄罗斯价格优惠的原油,外交上莫迪计划月底访问中国,还恢复了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和中印直航,释放出想合作的强烈信号。 但是,这场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热潮在降温的时候显露出了复杂的问题,口号喊得很响,实际行动却不是那么回事。 就在勒克瑙的集会人群喊着抵制美国货的时候,不远处的星巴克还是排着长队,当特斯拉在新德里为第二家展厅热闹地举行开业仪式时,印度商务部的官员正和美国大使聊得很投机。 最让人觉得讽刺的是,苹果手机是抵制的头号目标,但为苹果代工的富士康印度工厂却在加快扩建,因为未来美国市场 60% 的 iPhone 都要在这里生产,这种狂热背后的矛盾在政坛内部也存在。 执政党在台面上鼓动大家抵制,反对党国大党却在背地里拆台,公开说 “抵制解决不了问题,我们还是得和美国谈”,就连莫迪政府自己也是一边举着民族主义的大旗,一边悄悄派代表团去华盛顿谈判。 说到底,这场反美浪潮更像是一份没完成的独立宣言,暴露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在雄心和现实之间的巨大矛盾,那些在网上热情转发抵制海报的年轻人,转过身又为最新款的 iPhone 排起长队,这时候问题的根源才真正显现出来。 本土品牌 Lava 手机, even 连流畅地刷个短视频都做不到,这种技术和品质上的差距靠一时的爱国热情根本弥补不了,有专家冷静地指出,印度的反击更像是 “实力不够时的一种避险办法”。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较量既让全球南方国家看到了挑战旧秩序的希望,也清楚地展现了印度想挺直腰杆却发现自己实力根本不行的尴尬。
“特普会”之前美方突然警告印度,莫迪立马改口,当着全球向中方喊出一句话,白宫彻底
【15评论】【24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