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1年,开国上将王震收到一封特别的来信,这封信是一位刚刑满释放的大地主写的,

小史论过去 2025-08-15 13:17:43

1991年,开国上将王震收到一封特别的来信,这封信是一位刚刑满释放的大地主写的,信中只有一句话:“您还记得45年前,那1000担救命粮吗?” 王震1908年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佃户家庭,早年生活苦,从小就接触到旧社会的压迫。1922年他13岁时去长沙从军,后来转做铁路工人,1927年加入共产党,参与大革命。革命失败后,他转入地下,在长沙和武汉组织工人和士兵活动。1929年进入湘赣根据地,担任红军湘东独立一师的领导角色,在反围剿中多次取胜,获三等红星奖章。这些经历让他从基层一步步成长为指挥官。 解放战争中,王震在西北指挥作战,率部击退国民党军队,完成青海解放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主动去新疆,领导生产建设,推动当地经济发展。多年后回北京担任国家副主席。这些事迹显示他不光是军人,还注重实际工作,体现了革命者的韧劲。 1945年冬天,国民党进攻解放区,王震率359旅在湖北作战,攻克枣阳,在双沟、唐河和湖阳打胜仗。12月部队退到洛阳店整修,粮食短缺,大雪封路,后勤无法补给。旅长郭鹏和政委王恩茂决定求助地方,联系鄂北行署专员李实。李实同意帮忙筹粮。 李实考虑去国统区买粮,但因紧张关系和资金问题,转而在本地发动群众。他想到环潭首富廖友湘和儿子廖复初,他们文化高,厌恶国民党,曾在抗日时支持新四军。李实去廖家,廖氏父子不在,九十多岁的老太太接待,她掌管家业。老太太同意提供粮食,只求解放后善待廖家。李实打下欠条,老太太吩咐装1000担粮食和50多头猪。 李实带牛车队运粮到驻地,将士感动。有了粮食,部队恢复战斗力,在后续作战中获胜。同时,廖复初拒绝国民党威胁,救出三名共产党人。这些细节说明,在关键时刻,地方支持对军队多么重要,也反映出廖家选择站队的实际考量。 几年后,应城解放,廖家作为开明人士代表参加会议,获人民政府嘉奖。但廖复初因曾在膏盐矿自卫队任职,被捕入狱。他解释自己支持共产党,但战乱中无证据。多年后,他读到李实文章《我为359旅筹军粮》,想找李实作证,却知李实已故。 廖复初联系马希良,马希良决定帮忙。马希良早年入党,在359旅工作,与王震关系好。他写信给王震,提到45年前1000担粮食,请求调查廖家事。王震回复,派人查清。 1991年,法院判决廖复初无罪,撤销原判,道歉并补偿。廖复初表示相信共产党不会让他白受冤屈。马希良过江看望他,说王震重视此事,不会忘贡献。廖家虽出身地主,但支持革命,获得清白。

0 阅读:53

猜你喜欢

小史论过去

小史论过去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