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一男孩,7岁患上渐冻症,医生说:“他活不过18岁!”谁知,母亲擦干眼泪,回到家里拿出一根棍子,指着儿子说:“从今天开始,我让你做什么,你就得做什么!”[凝视] 清晨五点,安徽偏远山村里,一盏灯准时亮起,唐玉莲轻手轻脚推开儿子房门,手里握着两个小哑铃。 七岁那年,医生告诉她:孩子得了渐冻症,这是个绝症。当时她脑子一片空白,诊断书从手中滑落,心想这辈子完了。 但冷静下来后,这个农村妇女做了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——不认命。 渐冻症确实残酷,患者肌肉会逐渐萎缩无力,最后连呼吸都困难。大部分人确诊后,家属选择的是好吃好喝伺候着,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。 唐玉莲不这样想,她到处打听,找到县医院的康复科,死缠烂打让医生教她怎么给儿子做训练。 医生起初也不看好,但架不住她的坚持,最终还是给了一套简单的肌肉维持方案。 每天天还没亮,唐玉莲就叫醒儿子魏启辰。先是举哑铃,每次十个,每天三组。孩子手臂颤抖着举不起来,她就在旁边一遍遍喊:“再来一个,就一个。” 邻居们听到孩子的哭声,都说她太狠心了,唐玉莲红着眼睛回答:“我不狠心,他就真的没希望了。” 训练效果一开始看不出来,启辰的病情甚至还在恶化,九岁那年,他摔了一跤后完全站不起来了,医生说是高位截瘫。 那段时间,唐玉莲几乎崩溃,她推着轮椅带儿子到村头小河边坐着,看着河水绕过石头继续流淌。 “你看这水,”她指着河水对儿子说,“遇到挡路的石头就绕道走,但从来不停下。” 这句话让启辰突然明白了什么,既然腿不能动了,那就用手。虽然只剩三根手指还能活动,但至少还能动。 他开始学电脑。用三根手指打字,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,刚开始打一个字要十几秒,但他不急,慢慢来。 两年后,启辰已经能熟练操作电脑了,他在网上开了个小店,专门卖一些残疾人用品。 最初只是代理别人的产品,后来他发现市面上的拐杖垫经常打滑,就自己设计了一款防滑的。没想到这个小改进让产品销量翻了好几倍。 去年他的网店月销量稳定在一千五百单左右,虽然利润不高,但足够维持生活了。更重要的是,这让他找到了存在的价值。 启辰还开始拍短视频,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,刷牙要用特制的牙刷,吃饭要用弯曲的勺子,打字要靠仅有的三根手指。 这些对普通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事情,对他来说都需要花费巨大的努力。但他拍视频的时候总是笑着,从不抱怨。 意外的是,这些朴实无华的视频吸引了很多人关注,不少网友留言说,看了他的视频后,自己遇到的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了。 现在启辰已经三十一岁了,远远超过了医生当初预言的十八岁大限,去年他还结了婚,妻子是通过网络认识的,一个同样乐观坚强的女孩。 医生说这是个奇迹,但唐玉莲知道,奇迹背后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。 每天清晨的哑铃训练从未间断,即使现在启辰的动作已经很缓慢,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。 唐玉莲有时候想,如果当初选择了认命,现在会是什么样子?也许儿子早就离开了,也许一家人都在绝望中度过余生。 但她选择了战斗,虽然过程痛苦,但结果证明了一切。 启辰的故事在当地传开后,很多类似情况的家庭都来请教经验,唐玉莲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,她说:“希望就在坚持里,只要不放弃,总会有转机。” 现在这对母子依然生活在那个小村庄里,每天重复着训练、工作、生活的节奏。没有豪言壮语,也没有惊天动地,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。 而这种平凡中的坚韧,或许正是最打动人心的力量。 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困境?当命运给你出了一道看似无解的难题时,你会选择接受现实还是奋力一搏?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你继续前行?
那些年医生是如何嘴瓢的~🤣🤣
【9点赞】
老虎飞啊飞
这样活着有意义吗?不累吗?
缘来揍死你 回复 08-15 17:29
每个人对待意义的理解都是不同的,反正换做是我的话,我宁可在能动的时候喝药死掉,也不拖累家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