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年,日军用毒气攻下高安城,师长王耀武望着满地国军尸体嚎啕大哭,俞济时命58师接替51师,王耀武吼道:我51师就算死的剩1个,也是主力,谁也不让替。夕阳下,600名死士面前每人一碗酒,50大洋。酒喝掉,他们走了,没拿一分钱。一夜激战,当攻下高安城时仅剩28人,却留下572个英魂。 1941年3月15日,日军第11军发动“鄱阳作战”,目标直指赣南高安-上高防线。74军作为主力,由王耀武亲自指挥,誓死守住高安城。三面环水的城墙高8米,城外白茅坡是制高点,芦苇荡成了士兵们的天然掩体。 刚开始,51师势如破竹,3月24日甚至收复了鸡公岭阵地,王耀武因此获颁青天白日勋章,士气大振。 可谁也没想到,3月25日,日军34师团使出了最卑劣的手段——毒气战。300余发毒气弹砸向鸡公岭,黄绿色的芥子气和路易氏剂像恶魔般钻进战壕,士兵们毫无防备,吸入毒气后双眼刺痛,喉咙像被火烧,皮肤迅速溃烂。 三营几乎全员中毒昏迷,军医用尽绷带也止不住伤口渗出的浓血,只能徒手挖坑掩埋战友。王耀武红着眼巡视阵地,战壕里弥漫着大蒜和腐肉混合的刺鼻气味,他一拳砸在焦土上,咬牙切齿:“倭寇不仁,我74军绝不退!” 但现实是残酷的,51师伤亡超七成,城墙失守,高安城眼看要沦为敌手。上级俞济时急电王耀武:“换防!保存实力!” 王耀武却拍桌怒吼:“我74军没有后退的兵!”他知道,退一步,就是赣南门户大开,百姓将任人宰割。 就在全军陷入绝境时,王耀武下了一个艰难的决定——组建敢死队,夜袭高安城,夺回阵地。 他亲自挑选了600名精锐士兵,每人发50大洋作为“买命钱”,这在1941年几乎等于20年军饷,能买千斤稻米。然而,当银元送到士兵手中时,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。 一名年轻士兵接过银元,猛地摔在地上,用脚碾进泥土,怒吼:“师座!弟兄们要钱买棺材吗?!” 接着,他从怀里掏出一只粗陶碗——那是高安民俗中送葬用的物件,用力砸碎在地。600名士兵齐齐效仿,碗碎声响彻夜空,震得人耳膜发麻。 他们用行动告诉王耀武:这一战,不是为钱,是为家国!那一刻,王耀武眼眶湿润,他知道,这群士兵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。 当晚,敢死队从城外排水涵洞潜入,日军未封锁的死角成了他们的突破口。士兵们用钩爪攀爬城墙,砖石刮擦声在夜色中格外刺耳。 他们咬紧毛巾,避免呻吟暴露位置,手榴弹在碉堡内闷爆,火光照亮了他们满是血污的脸。 白刃战中,刺刀对刺刀,血肉相搏,28把大刀砍到豁口,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。最终,他们引爆了日军军火库,混乱中夺回了城墙。 天亮时,600名敢死队员只剩28人。他们站在高安城西门外的残垣上,身上血衣破烂,手中大刀豁口累累,迎着第一缕晨光,眺望锦河对岸的故土。 空气中还残留着水腥味和硝烟味,但他们的眼神却透着一种苍凉的平静。28人,无一人后悔。 王耀武赶到城头,看到这幅场景,再次泪流满面。他低声呢喃:“你们是74军的魂……” 后来,这28人的名字被刻在高安西门外“二十八级台阶”纪念碑上,每一级台阶,都是一段不屈的血泪史。而那些被士兵碾进泥土的银元,后来在战场遗址被挖掘出来,成了民族气节的铁证。 高安一战,74军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军的铁蹄,但毒气战的惨痛却永远刻在历史中。 据史料记载,日军在高安使用了400发黄剂,造成国军数千人中毒伤亡,这种非人道的化学战手段,至今令人发指。 而王耀武和他的士兵们,用摔碗明志、夜袭夺城的壮举,告诉世人:即便面对再大的绝境,中华民族的脊梁也不会弯曲。 信源: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——王耀武(2019.09.12)
那一年,日军用毒气攻下高安城,师长王耀武望着满地国军尸体嚎啕大哭,俞济时命58师
瑶步踏花归
2025-08-15 12:05:14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