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女子陪家人做CT时,看到旁边机器上可以扫码免费领袋子,于是就按照步骤操作。不料,回家打开手机却发现,不知何时自己竟被买了份保险!于是赶紧找客服退款,可对方却怎么都不给退。女子质疑:医院贴来历不明的二维码,居心何在! 8月13日,山西太原,赵女士陪同妹妹来医院做检查,两人刚从CT室走出来,手里拿着刚拍好的片子。 两人正愁没东西装这些片子的时候,赵女士看到旁边机器上硕大的“免费取袋”,出于对医院设备的信任,也没多想,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扫了过去。屏幕上跳出一串授权请求,她手指飞快地按了 “确认”,顺利拿到了一个透明塑料袋。 这个时候的赵女士还在感慨医院的人性化,却没想到这个“人性化”的设备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麻烦。 这天晚上赵女士像往常一样打开支付软件查看账单,却意外发现一笔来自某保险平台29.5元的扣款。账单详情显示,自己刚买了份保险产品,首月只要29.5元,次月起便自动续费扣款。 她对着手机屏幕翻来覆去地看,怎么也想不起什么时候点过投保按钮。仔细回忆扫码领袋的步骤,才隐约记得有个勾选框默认打着对勾,下面用浅灰色小字写着 “同意开通某项服务”,当时急着拿袋子,谁会逐字逐句去读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款。 第二天赵女士就拨打了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,听筒里传来甜美的声音:“亲,这款保险特别划算,首月优惠力度很大……” 赵女士耐着性子说要退保,对方立刻开始列举产品优势,从住院报销讲到门诊补贴。直到她第三次提高音量强调 “必须退”,电话那头才不情不愿地操作了退保流程。 然而电话挂断一天之后,赵女士发现扣款并未被退回,再一查询保险状态仍然没有任何变化。赵女士生气极了,但也只能再次在平台上申请退款,这次钱才终于原路退回赵女士的账户。 这样的经历并非个例,最常见的就是景区里的 “免费拍照”,景区的工作人员会热情招呼游客:“免费拍纪念照,送小相框!” 等拍完照才告知,小相框确实免费,但高清电子版要付 20 元。 这些二维码常出现在让人放松警惕的地方,而这些看似 “福利” 的背后,往往藏着精心设计的流程。要么把关键条款藏在冗长的协议里,用灰色字体缩小到几乎看不清;要么在操作步骤里设置默认勾选,让人在惯性点击中 “被同意”。 不管是扫码领袋还是领券,商家用优惠吸引顾客无可厚非,但必须要将规则讲清楚而不是故意隐藏起来。 就像太原这家医院,走廊里的机器很容易让人觉得是配套服务。如果在机器侧面贴张 A4 纸,用黑体字写清楚 “扫码可能产生附加消费”,或许赵女士就会多花十秒钟看看屏幕上的隐藏条款,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麻烦。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?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评论~ 信源链接:https://weibo.com/5890672121/PFEjH1R95
8月13日,山西太原一女子陪同妹妹到医院做CT检查,做完CT检查,因为需要袋子来
【4评论】【1点赞】
duyongkai
贪之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