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?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。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·卡拉切夫对中俄关系说过,他认为中国既不是俄罗斯的盟友,也不是朋友,中俄只是恰好走到一起的同路人而已。 上世纪90年代,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一心想融入西方,觉得跟着西方走就能过上好日子,那时候俄罗斯推行经济改革,可结果呢?所谓的休克疗法把国家经济折腾得够呛,GDP跌得连腰都直不起来,普通人手里的积蓄一夜之间变成废纸,少数寡头却趁机把国家资产揣进自己腰包。 俄罗斯以为把意识形态改了,就能换来西方的真心相待,可等来的却是北约一次次东扩,1999年波兰、匈牙利、捷克加入,2004年又把波罗的海三国拉进去,导弹防御系统都快怼到俄罗斯家门口了,西方承诺的援助就像画饼,嘴里喊着欢迎俄罗斯,实际上把它当成随时可以拿捏的对象。 而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滋味,中国其实也尝过,从技术封锁到贸易限制,西方对中国的打压从来没停过,所以当俄罗斯终于明白西方靠不住的时候,转头一看,中国早就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发展道路。 于是两个都被西方"特殊关照"的国家,开始了心照不宣的合作,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2448亿美元,比90年代初增长了48倍,更有意思的是两国贸易中本币结算占比超过95%,美元在这里几乎成了路人甲,俄罗斯卖石油天然气,中国给机电产品和汽车,这种互补性让双方都尝到了甜头。 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就是个典型例子,这条3000公里的管道每年能给中国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,不光让中国能源进口多了个可靠渠道,也让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找到了新市场。 2024年底管道供气量还创下新高,这可不是什么朋友间的帮忙,而是实打实的互利共赢,美国看着眼热,在联合国跳出来指责中俄贸易,说这是在延长冲突,结果被中国代表一句话噎回去:你们自己每年从俄罗斯买30亿美元的化肥和核燃料,凭什么管别人?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双标,恰恰说明中俄合作戳中了西方的痛点。 所以,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·卡拉切夫说中俄是"恰好走到一起的同路人",这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,中俄关系和冷战时期的军事同盟完全不同,2001年签署的《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》早就明确了"不结盟、不对抗、不针对第三国"的原则,中国从来不搞结盟那一套,邓小平早就说过这是真正的不结盟。 说到底,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恒的利益,但中俄这种同路人关系却超越了简单的利益交换,它证明了国家之间不搞意识形态对抗,不搞军事同盟,照样能实现共赢发展。 在西方主导的旧秩序越来越不灵的今天,中俄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了一条新型大国关系的道路,这或许就是卡拉切夫那句话的深层含义——好的国际关系,从来不是捆在一起的盟友,而是目标一致时携手同行的智慧。
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?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。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·
世界聚焦点
2025-08-15 10:24:26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