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的破釜沉舟:炸俄石油管道退协议 乌克兰这一招,堪称“绝地反击”,就在特朗普和普京历史性会晤的前夕,乌军无人机精准命中俄罗斯的德鲁日巴输油管道枢纽。 这不是普通的袭击,而是乌克兰在向全世界传递一个信号,即便西方可能推动“土地换和平”的妥协方案,基辅也绝不会坐以待毙。 德鲁日巴,俄语意为“友谊”,曾是苏联时代连接东欧能源供应的生命线,如今却成了俄乌战争的新战场。 乌克兰这次打击的乌内查泵站,是这条管道的核心节点,年输送能力高达6000万吨原油,直接支撑着俄罗斯军工体系的能源命脉。 然而这条管道还向匈牙利、斯洛伐克等欧盟国家供油,利益受损了匈牙利外长急了,跳出来谴责乌克兰,可当俄罗斯用能源当武器时,这些国家可没这么义愤填膺。 而这次袭击的时间点耐人寻味,8月12日深夜发动,8月13日俄方确认受损,而8月15日就是特朗普和普京的阿拉斯加峰会。 乌克兰显然在赌,既然西方可能逼我接受不利的和平协议,那我先让你俄罗斯的战争机器“断油”。 这种“以攻代守”的策略,和俄军近期在顿巴斯的猛攻如出一辙,双方都在谈判前疯狂加码,试图在筹码桌上多摆几个砝码。 但这次袭击最令人震惊的不是目标本身,而是乌克兰无人机作战能力的飞跃,从布良斯克到伏尔加格勒,再到克拉斯诺达尔,乌军一夜之间多点开花,甚至深入俄罗斯腹地还炸了科米共和国炼油厂。 俄防空系统号称拦截了部分无人机,但泵站的火光证明,再密的防空网也有漏洞,这让人想起二战时盟军对德国石油设施的“石油战役”,现代战争,断油远比歼敌更致命。 有趣的是,就在乌军炸管道的同时,特朗普政府刚对印度祭出双倍关税,惩罚其继续购买俄油。 华盛顿嘴上喊着“支持乌克兰”,手上却在和普京谈“和平方案”,甚至被曝考虑承认俄占乌领土的“新现实”。 这种暧昧态度,或许正是泽连斯基铤而走险的原因,与其把命运交给别人,不如自己掌握主动权。 这次袭击短期内或许能延缓俄军攻势,但长远看,乌克兰面临两个风险,一是欧洲盟友的耐心耗尽,二是俄罗斯更疯狂的报复。
乌克兰的破釜沉舟:炸俄石油管道退协议 乌克兰这一招,堪称“绝地反击”,就
源源谈国际趣事
2025-08-15 10:19:20
0
阅读: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