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PU与NPU的“算力分工”与国产突破!
一、AI芯片中,GPU 是通用算力核心,NPU 是AI专用算力。两者共同围绕 “国产替代”+“场景渗透”展开,差异在于:
GPU 更考验 生态兼容(如CUDA替代)、高性能算力(数据中心、自动驾驶);
NPU 更聚焦 算法-芯片协同、低功耗集成(边缘设备、消费电子)。
二、GPU芯片个股拆解:从“通用算力”到“场景卡位”
1. 景嘉微
国内GPU领军者,从 图形处理GPU 向AI算力延伸,军工领域技术壁垒高,图形处理技术积累深厚。
2. 龙芯中科
自主通用GPU核心供应商,联动 自主CPU生态(LoongArch指令集),打造“CPU+GPU”自主算力平台。全自主架构,摆脱国外技术依赖,适配政务、军工等安全敏感领域。
3. 好利科技
子公司布局自研GPU芯片,属于“子公司孵化”模式,技术细节未完全公开。跟踪自研GPU性能(算力、功耗) 及 下游客户验证(是否进入汽车/安防供应链)。
4. 芯原股份
GPU IP全球前三,主打 IP授权模式(为客户定制GPU模块,不直接生产芯片)。技术通用性强,覆盖汽车电子、安防、物联网等多场景,降低企业研发门槛;
5. 摩尔线程
上市辅导中,聚焦通用GPU研发,团队源自前英伟达核心成员。技术起点高,产品从游戏GPU向AI推理延伸;
6. 海光信息
国产CPU+GPGPU龙头,GPGPU对标英伟达Tesla系列,主攻 服务器端AI训练。生态兼容性强(兼容x86架构+CUDA生态模拟),已切入数据中心市场,国内GPU第一梯队;
三、NPU芯片个股拆解:从“专用算力”到“场景融合”
1. 北京君正
不做独立AI芯片,而是将 算法+NPU集成到计算芯片(智能穿戴、物联网设备)。软硬件协同优化,通过算法提升NPU能效,适配功耗敏感场景(如智能手表、摄像头)。
2. 富瀚微
NPU布局聚焦 视频监控升级(智能摄像头的行为分析、人脸识别)。安防场景深度绑定(原有视频编解码芯片客户资源),NPU助力产品从“看得到”到“看得懂”。
3. 瑞芯微
提供 ASIC+NPU融合芯片(接口转换、无线连接+AI加速),主打定制化场景(智能硬件)。多协议适配能力强,NPU作为辅助算力模块嵌入系统。
4. 美格智能
算力模组集成 CPU/GPU/NPU多核异构,瞄准AIoT边缘设备(智能网关、车载终端)。一站式算力解决方案,降低客户集成难度,适配算力密度高的场景(如自动驾驶域控制器);
5. 全志科技
SOC主控芯片龙头,产品为 ASIC芯片(集成NPU),覆盖智能终端(智能音箱、教育平板)。
规模效应+低成本,实现“普惠AI”(终端设备低门槛智能化)。
6. 国科微
NPU实现 前端4T算力+后端NVR/DVR9T算力,聚焦视频存储设备(硬盘录像机)。“端-存”协同加速(前端采集+后端存储的AI处理),提升安防系统效率。
7. 安凯微
SoC设计能力,集成 CPU+NPU,主攻消费电子+物联网(智能家电、低功耗传感器)。低功耗集成技术,平衡算力与续航,适配电池供电设备。
8. 智微智能
推出 GPU+ASIC+ARM NPU 多系列产品(AI服务器、AIBOX边缘设备),覆盖云端+边缘,“算力融合方案商”,满足不同场景算力需求(云端训练、边缘推理)。
9. 云天励飞
自主研发 ASIC+NPU产品,聚焦视觉AI(人脸识别、行为分析),全栈布局(算法→芯片)。算法-芯片协同优化(算法定义芯片架构),安防、智慧城市场景落地。
10. 炬芯科技
推出 CPU+DSP+NPU三核异构AI音频芯片(ATS286X),主攻智能音频设备(耳机、音箱),多模态融合(音频+AI交互),提升语音识别、降噪性能。
11. 芯原股份(NPU维度)
自主研发 神经网络处理器NPUIP,支持多AI算法模型,延续IP授权模式,为客户提供灵活的NPU算力模块(适配SoC集成、边缘设备)。
四、逻辑总结:从“技术”到“场景”的筛选框架
1. GPU核心标的:
海光信息(GPGPU生态突破,数据中心刚需);
景嘉微(军工+智能驾驶双场景壁垒);
芯原股份(IP授权模式,多场景赋能)。
2. NPU核心标的:
云天励飞(算法-芯片闭环,视觉AI深度落地);
美格智能(异构算力模组,AIoT高端场景);
全志科技(规模效应,消费电子普惠AI)。
3. 跟踪关键指标:
技术端:自主架构(如龙芯LoongArch)、生态兼容、算法-芯片;
商业端:头部客户合作(如汽车厂商定点)、出货量增速、毛利率变化(衡量技术溢价)。
AI芯片竞争的本质是 “算力突破速度” vs “场景落地效率”,需结合企业技术壁垒与商业验证,动态判断价值。
本文涉及资讯、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