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孩子多大,这14件事一定要反复叮嘱。 出门在外,安全第一。很多危险不是巧合,是因为我们没提前防。 这些细节,记住了,就能避开大多数风险 1、走路一定要避开井盖 别觉得只是一个盖子,有些可能松动、裂了,甚至缺了一块。 白天不小心踩空可能摔断腿,晚上更危险,看不清,一脚下去可能就是大事故。 所以,走路看到井盖,就绕开一点点。 2、游泳池一定要远离排水口 排水口的吸力比你想象的大很多。 人被吸住后挣脱很难,特别是长头发的孩子或者穿宽松衣服的,更容易被卷进去。 哪怕水浅,也要和排水口保持至少两米的距离。 3、陌生人求助可以帮,但别直接上手 有人来求助,不要贸然冲过去,先判断安全。 最稳妥的做法是帮他打110报警,让专业的人来处理。 自己贸然上手,可能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中。 4、别人问路,只能指方向 哪怕距离很近,也不要带路。 因为一旦走到人少的地方,风险就大了。 你指路,他们自己能走就行。 5、陌生人给吃的喝的,直接拒绝 不管包装多新、对方笑容多亲切,都不要收,也不要吃。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加东西。 礼貌拒绝,就是最安全的方式。 6、在外面跟人吵架,别硬碰硬 不管你有没有理,先离开现场。 硬刚不仅可能让矛盾升级,还可能给对方制造动手的机会。 记住,安全第一,面子第二。 7、在车站机场,拒绝帮忙拿行李/看东西 有人让你帮忙拿行李或看东西,要么说“不好意思”,要么直接建议他找工作人员。 因为你帮忙接触到的东西,一旦有违禁品,你也会被牵连。 8、发现有人跟踪,别往家跑 很多人下意识是往家跑,但这是错的。 因为这样会暴露你家地址。 正确做法是立刻进入最近的商店、超市、便利店,并直接告诉工作人员求助。 9、少凑热闹,尤其是人多拥挤的地方 事故往往发生在人挤人的场合,比如踩踏、推搡。 好奇心要管住,不去就是最好的安全防护。 10、家庭信息不要随便说 地址、电话、身份证号,这些都是隐私信息。 在网络上也一样,不要轻易填写、不随便发朋友圈。 11、善良要有边界 帮助别人没错,但涉及到钱和个人信息时一定要多留心。 别因为怕尴尬就答应别人,一旦出事,后果很严重。 12、一个人打车,注意细节 坐后排,保持距离。 上车就看导航,确认路线。 一旦发现路线不对,立刻打电话给家人,必要时报警。 13、怀疑有人跟踪,制造有人等你的假象 假装打电话,大声说:“爸/妈,我马上到XX地方了,5分钟就到。” 这样会让对方觉得你不是一个人,降低风险。 14、免费送礼、扫码领券都是坑 路上有人说扫码送礼、免费体验,十有八九是陷阱。 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。 这些安全常识,不是说一次孩子就能记住的,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提醒、结合情景演练。 安全感,是从一次次叮嘱里刻进骨子里的。
不管孩子多大,这14件事一定要反复叮嘱。 出门在外,安全第一。很多危险不是巧合,
执笔画卿颜
2025-08-14 22:55:34
0
阅读: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