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00万美元一架的C919刚把香港航线飞成日常,就有人喊“造出来才发现不值” C919这款飞机刚把上海到香港的航班变成日常班次,就冒出声音说造出来后发现不划算。C919价格定在9900万美元左右,表面看比竞争对手便宜点,但里面藏着啥猫腻?它真能改变中国航空格局,还是只是表面热闹? 吴光辉从小就跟航空结下缘分。他上大学选了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,学了空气动力学和结构设计这些基础知识。毕业后去了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,从底层工程师干起,参与过ARJ21支线客机的气动布局工作。 2008年中国商飞成立,他直接当上C919的总设计师,负责整个项目的推进。首飞成功那年,他在现场盯着飞机测试。他还选上中国工程院院士,继续在首席科学家位置上搞型号改进。 1月1日,C919香港航线东航MU721航班起步,成了日常运营,每周多班次,机队规模到10架左右。这条线本来用A321,现在换C919,首航载了157名乘客。运营数据显示,日利用率超7小时,航线扩展到25条,载客过50万。 C919售价9900万美元一架,有人觉得值,有人喊不值。网上议论说发动机还是进口,部分系统靠国外供应商,国产化程度不高。 比起波音737或空客A320,C919订单虽多但市场份额小,适航认证拖得长。航空专家说初期研发成本高,回报要好几年,有人觉得买现成飞机更省事。 实际运行里,C919用复合材料机身减轻重量,燃料省了,舱室设计让腿部空间大些。航电系统中国团队主导,操作起来顺手。长江-1000A国产发动机测试完了,快装机了。美国出口管制,外企生产线停,但C919产线没乱,继续推进。 东航财报显示,用它成本低,本地供应零部件,维修快。制造企业扩产,起落架工厂加线。国际上,印尼和马来西亚想买,不光价便宜,还带技术合作,没附加条款。中国航空话语权强了,提供方案打破欧美垄断,这显示从依赖到自立的转变。 2024年吴光辉拿上海市科技功臣奖,继续指导优化,推动CR929宽体机。退休前他带年轻团队,确保技术传下去。 C919交付速度快了,东航国航南航收更多架,运营到16城,订单超800架,飞行时长过万小时。今年计划产50架,交付30架左右,国产发动机进展好,目标到2029年年产200架。 C919从香港航线起步,证明商业可行,虽喊不值,但数据摆着,盈利上升,中国话语权提升。
太会算了!谁能想到,中国商飞团队把C919几乎95%的机体零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,
【244评论】【244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