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蓝图
一、Scaling Law
更多数据、更多参数、更多算力,性能就能稳步上升。而且,不只是稳步。当增长跨过某个临界点,模型会突然「开窍」:会推理、会诊断、会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问题。
这不是魔法,而是数学与算力堆叠出的质变。
过去十年,AI像婴儿学会了走路,未来十年,它可能会跑得比任何人都快。
强化学习是AI可无限扩展的两条路径之一,另一条是自监督学习。既然预训练的规模已被推到极限,下一步,就是在强化学习上同样拉满算力。
先让模型吸收海量知识,再用人类偏好做微调,让它不仅聪明,还更懂交流、更贴近人类思维。
ChatGPT就是这样炼成的
关键问题:别以为只要有更大的模型和更多的算力,AI就能无限变强。有一样东西,比算力更稀缺——高质量数据。
数据红利,正在消耗殆尽。
在过去十年里,我们喂给AI的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宝库:书籍、论文、代码、图片、视频、网页。
这些数据像肥沃的土壤,让模型在短短几年长成参天大树。但这块土壤正在快速流失,高质量、结构化、真实、有深度的信息,正一点点耗尽。
等到库存见底,光有更大的「树」和更强的「阳光」(算力),也长不出新枝,这是即将面对的隐形天花板。
解决之道
——让AI像人类一样,通过与环境互动生成新数据。
如果AI可以在虚拟环境、模拟实验、甚至真实世界的机器人平台上持续生成并验证数据,它就能摆脱吃老本的命运。
用算力换数据——这是我们唯一能让曲线继续向上的方法之一。
第二个突破口,是数据效率。
人类只需看几局棋,就能学会规则并进行策略思考。而大模型往往要消耗百万千万级的样本,才能掌握类似技能。
如果模型能直接学习概念和关系,而非表面符号,数据需求将骤降,学习速度也会飞跃。
气势恢宏的未来图景——AI将全面渗透社会的每个角落,重塑我们的生活、工作与认知。
二、智能体:AI时代的手机
推理能力的进步将让AI Agent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。它们会在办公室帮你做研究、写报告,在家中帮你管理日程、照顾孩子的学习。
想象一下,身边有一个随时待命的超级助理,永不疲倦,从不忘事。这不是奢侈品,而会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。
具身智能:人类伸向宇宙的触角
它不仅是机器人在仓库里搬货,更是能进入深海、火山、甚至外太空的探索者。
在那些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,它们可以代替我们采集数据、建造设施,甚至开启跨星际的「殖民」尝试。
人类的触角 ——会通过它们伸向整个宇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