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下雨]1955年,授衔仪式结束后,曾泽生流着泪说道:“感谢彭老总,是他让我赢得了中将的军衔,让我们50军在兄弟面前抬起头来!” 这泪水是这么多年不被认可、不被理解的释放,也是战场上用命拼下的尊严终于有了落地,五十军终于扬眉吐气了。 曾泽生以前其实挺憋屈的,他在国民党部队里虽然坐到了军长,可一直受不到重用。不是亲信,资源自然也跟不上,打仗的时候,装备、补给总是比别人差一截。 他和他的五十军弟兄,在别人眼里就是“耗材”,尤其是到了解放战争后期,城里人吃不上饭,士兵也饿得撑不住,就算拼了命也不见得能被上头看得起。 外面人根本体会不到那种被当成“垫背”的压抑,局面到长春起义时才有点转头。 曾泽生看着百姓苦不堪言,弟兄们也都耗不起了,他心里一直盘算,到底该不该拼一把。 最后他咬牙带着部队起义,希望能给兄弟们一条生路,这一步可以说是危险万分,但当时谁都没有好路可选。 投奔到解放军以后,部队改编成五十军,可大家还是担心被当外人待,重复在国民党时期的老路,后来进了朝鲜才终于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。 当时五十军跟着志愿军一块过了鸭绿江,朝鲜天气太冷,物资又紧张,弟兄们穿着单薄的军衣,面对的却是美军的飞机、坦克。 最艰难的是汉江阻击战,不管是严寒还是炮火,五十军硬生生顶了下来,从没想过掉头。连续四十多天的死守,没有人叫苦,倒是越打越有劲。 连续激战后,五十军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另眼相看,连彭德怀也在大会上公开夸奖,说五十军打出了志气,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骨气。 这些话传下来,五十军那些年吃的亏、受的气,这么一仗,终于都洗刷干净了。 到了1955年授衔时,曾泽生肩上多了一颗星,五十军也成了全军里少数保留建制的原起义部队。 这个结果从来不是送来的,是靠每一场硬仗拼出来的,真正让五十军站起来的,从来不是出身而是战功和拼命。 五十军的故事就是从被小看,到被信任,再到赢得敬意,这一路走来压根不容易。 有血性、有底气的军队,谁都拦不住,五十军走出低谷,终于站直了身——这才是曾泽生和五十军的价值所在。 #MCN双量进阶计划#
1955在举行授衔仪式之际,他竟猛地一把扯下肩章,而后扬长离去,紧接着便立下了
【1评论】【3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