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的反华活动,从尹锡悦被弹劾开始逐渐升温,到现在不但没有消退迹象,反而愈演愈烈

小加娱的史书 2025-08-14 19:17:34

韩国的反华活动,从尹锡悦被弹劾开始逐渐升温,到现在不但没有消退迹象,反而愈演愈烈。   2024年12月,尹锡悦突然宣布戒严,理由是应对“反国家势力”和朝鲜威胁,但很多人觉得这不过是国内政治斗争的幌子,在野党共同民主党迅速反击,联合其他反对派推动弹劾。   第一次投票因执政党国民力量集体抵制没成,但第二次投票有部分执政党议员倒戈,以204票通过,尹锡悦被暂停职权,这下韩国社会彻底炸锅,支持和反对弹劾的两派在街头、网络上吵得不可开交。   就在这乱局中部分国民力量党成员开始把矛头对准中国,想借反华情绪转移视线,有些议员公开说,有在韩中国人参与支持弹劾的集会,甚至暗示中国在背后搞鬼,虽然这些说法没啥真凭实据,但在保守派圈子里却传得沸沸扬扬。   有议员在集会上喊“中国人站在弹劾最前线”,试图把弹劾危机和所谓“外国干涉”扯上关系,这种操作直接给反华情绪添了把柴火,让社会对立更严重。   韩国人对中国的负面情绪不是一天两天的事,早有苗头,过去几年中韩关系因为各种原因一直紧绷,文化上围绕端午节、韩服归属的争论让不少韩国人觉得中国在“抢文化”,心里不舒服,经济上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。   2018年韩国对华出口高达1600亿美元,但随着中美博弈加剧,韩国夹在中间,压力不小,2017年因萨德问题,中国限制韩流文化输出,韩国公众至今耿耿于怀还有空气污染。   很多人觉得中国雾霾飘到韩国,害得空气质量变差,尽管数据表明本地污染也占大头,但这认知在年轻人中尤其根深蒂固,一项2025年初的调查显示,年轻韩国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明显增多,部分因为个人经历部分因为政策担忧。   尹锡悦上台后亲美疏华的外交路线让这些矛盾更尖锐,他多次公开提“中国威胁”,比如指责中国公民用无人机拍美军航母,试图把国内问题往外部推,这种操作短期内可能转移了焦点,但也让反华情绪在社会发酵。   弹劾后这股情绪非但没消,反而在保守派和右翼团体的推波助澜下更猛了,一些尹锡悦的支持者甚至把弹劾归咎于“亲华势力”,散布阴谋论,说在野党领袖李在明是“中国傀儡”。   还有人挥着美国国旗,模仿特朗普支持者的“停止偷窃”口号把反华和亲美绑在一起,这些举动不仅让国内对立加剧,也给中韩关系蒙上阴影。   弹劾后的集会里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,说明社会撕裂在加深,相比2017年朴槿惠弹劾时的“太极旗集会”,现在的反弹劾活动更草根。   年轻人对国民力量的支持也在上升,这反映了部分人对国内现状的不满,也说明他们对外来“威胁”有种过度想象。   批评者指出执政党用反华情绪转移焦点,根本解决不了问题,反而可能让中韩关系更糟。   现在尹锡悦下台了,中韩关系似乎有了一丝转机,在野党领袖李在明被认为是亲华派,多次批评尹锡悦的对华不当言论,还用中文表达过友好态度。   如果他在2025年6月的大选中胜出,韩国可能会调整外交政策,试着修补和中国的关系,但美国对此不太乐意,担心李在明上台会削弱美日韩同盟,让韩国更倾向中国,这种地缘博弈让中韩关系的未来充满变数。   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,保持稳定关系是双赢的选择,经济、文化上的深度合作是中韩关系的基础,韩国得明白,持续的反华情绪可能会伤及自身经济,尤其中国市场对韩国出口这么重要,中国也得更开放些,回应韩国的关切,避免误解加深。

0 阅读:44
小加娱的史书

小加娱的史书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