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61年5月,赤岗岭、菱湖两座大营陷落,安庆注定守不住,太平军继续打下去没什么

史海奇报屋 2025-08-14 18:09:47

1861年5月,赤岗岭、菱湖两座大营陷落,安庆注定守不住,太平军继续打下去没什么意义,只是陈玉成不愿意承认事实,不懂得取舍。 安庆战略地位重要,自然会进行激烈争夺,胡林翼、曾国藩把目标放在上游,势必要拿下安庆,扫清东征金陵的障碍。 1858年8月,九江陷落,湘军策划东征,准备攻打安庆。12月,陈玉成在三河全歼李续宾主力6千余人,在野战中成建制消灭湘军劲旅。 三河大捷,湘军损失惨重,被迫从安徽撤退,安庆保卫战推迟了两年。可惜,太平军需要两线作战,无法乘胜追击湘军残部,也难以巩固果实。 1860年5月,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,旋即主力东征江浙。与此同时,胡林翼、曾国藩的湘军早已满血复活,趁着太平军主力东征,再次杀入安徽,围攻安庆。 作为天京西大门与陈玉成的总部,陈玉成势必救援安庆。不过,李秀成等其他诸侯王对救援安庆并不积极,毕竟不是自己的领地,不愿意损耗自己的兵力,为他人火中取栗。 安庆之战,湘军主力出动,凭借数量优势以及水师优势,采取围点打援战术,结硬寨,打呆仗,与太平军打持久战。 其他诸侯不积极,陈玉成几乎是孤军奋斗,而太平军兵力有限,不仅数量不如湘军,质量与水师更是不在一个档次。 1861年5月,陈玉成从湖北返回安庆,在集贤关扎下大营,准备强攻湘军防线。此时,双方兵力对比如何呢?太平军很虚弱。 陈玉成把骑兵留在湖北,精锐步兵回安庆,兵力2万;安庆守军一万六千;洪仁玕、林绍璋援军2万;吴定彩、黄金爱援军六千,总计六万。 陈玉成所部精锐老兵4千余人,驻扎赤岗岭。安庆守军战斗力一般,把民夫算上才一万六千。洪仁玕、林绍璋的2万人是新招募而来,不堪一击。 吴定彩、黄金爱的六千人,是李秀成的嫡系部队,陈玉成把他们从六合调来,算是一支精锐劲旅。如此,太平军在安庆的精锐,大约一万。 水师力量,忽略不计,太平军就没有专业水师。湘军碾压优势,彭玉麟、杨载福水师一共八千,完全控制长江,太平军主要补给线被截断。 陆地战斗力量,湘军也很强大。胡林翼军团主力全部投入战斗,李续宜一万五千,多隆阿一万五千,鲍超八千,金国琛一万,成大吉六千,余际昌四千,总计五万八千。 曾国藩、曾国荃兄弟湘军八千,承担围城作战任务。相对胡林翼军团而言,此时曾国藩的嫡系部队并不多,但作战任务有优势,外侧挡住陈玉成兵团的任务是胡林翼军团。 水师、陆军一起算,湘军八万余人。如果算是其他清军、团练武装,投入安庆战场的清军数量比太平军多很多,陈玉成压力很大。 攻打安庆,湘军铁了心结硬寨,打呆仗,凭借水师与后勤优势打持久战、消耗战,困死城内太平军。此外,吸引陈玉成攻坚作战,依托坚固防御工事消灭太平军有生力量。 如何解救安庆呢?陈玉成起初采取围魏救赵战术,攻其必救,袭击武昌,吸引湖北巡抚胡林翼回援,可惜李秀成不配合,计划失败。 围魏救赵失败,陈玉成便回到安庆,直接与湘军正面对决。湘军攻坚作战以及野战都一般,只是水师太强大,控制了长江航道。 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,湘军谈不上特别强。陈玉成想守住安庆,直接撕开湘军防线不现实,他必须先保证安庆城内物资补给,然后再想办法。 长江是湘军的天下,安庆守军想要得到物资,只有两条补给线,虽说补给效果有限。第一条,北面集贤关,陆路补给;第二条,东面菱湖,利用小船运输。 为了确保两条脆弱的补给线,陈玉成把精锐分别驻扎在集贤关外赤岗岭,以及菱湖两岸,总计兵力12000余人,这是陈玉成的精锐所在。 可惜,洪仁玕、林绍璋作战不利,陈玉成急着去桐城商议作战策略,关键时刻离开前线,导致赤岗岭、菱湖两座大营沦陷。 陈玉成离开前线,鲍超、成大吉立刻集中一万多兵马围攻赤岗岭。双方激战一个月,湘军伤亡数千,可惜叛徒出卖,刘苍琳所部一千两百人覆没,湘军夺取要塞。 赤岗岭沦陷不久,菱湖守军群龙无首,也投降了湘军。结果,投降的太平军全部被曾国荃下令处死,一个不留。 赤岗岭沦陷,陆地补给线断绝;菱湖陷落,湘军水师进入菱湖,水上补给线中断。如此,除了列强因高额利润运粮进入安庆外,太平军没有其他补给。 不久,曾国藩通过朝廷与列强打交道,要求禁止运粮入安庆。再则,曾国荃以超过太平军两倍的价钱买下粮食,列强见利忘义,转卖给湘军。 赤岗岭、菱湖两座大营沦陷,陈玉成不但损失了精锐,安庆也断绝了与外界联系。如此,安庆势必陷落,但陈玉成不愿意放弃,也拒绝叶芸来突围请求。 为了救援安庆,陈玉成以最原始的打法对付湘军,就是直接强攻湘军坚固阵地,太平军以血肉之躯冲向湘军炮火,结果可想而知。 不要在意一城一地得失,保存有生力量,才有机会东山再起。陈玉成太在意封地得失,没能果断放弃安庆,结果安庆守不住,精锐也在攻坚作战中耗尽。

0 阅读:68

评论列表

苏米

苏米

1
2025-08-14 19:16

[赞][赞][赞]

猜你喜欢

史海奇报屋

史海奇报屋

屋内奇报,历史别样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