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这回把“胡萝卜+大棒”玩到了极致:嘴上放话,“普京不同意停火,就有非常严重

秋恒看军事 2025-08-14 16:24:43

特朗普这回把“胡萝卜+大棒”玩到了极致:嘴上放话,“普京不同意停火,就有非常严重的后果”;另一只手,悄悄把甜头摆上盘——放松对俄航空制裁、开放阿拉斯加油气、最关键的,邀请“合伙”开发阿拉斯加稀土。表面矛盾,实则一盘账:威胁是价码,资源是筹码。 阿拉斯加不是随便选的。地理上夹在美俄之间,地下埋着一堆战略矿。特朗普把“稀土合采”抛出去,不是认怂,是钓鱼:制裁打不动普京,就用资源把谈判口子撬开;先让对话发生,再谈停火条款。与其空喊“历史性”,不如拿矿权当支点。 为什么偏偏是稀土?因为美国自己的链条,散得不成样子。问责署这几年连着敲打五角大楼:到底哪些稀土对国家安全最要紧,标准不一、口径不一,2011、2012、2014三份“关键清单”互相打架。更致命的是,分离、精炼环节几乎断供——2015年莫利矿业倒下后,美国最后一家分离厂关门,后续能力荒了一大片。F-35的永磁体、巡航导弹的致动器、AESA雷达的磁材……钕铁硼、钐钴这类磁材大量依赖进口,断一天,生产线就哑一天。 “自己造”试过吗?试过。登记在册的稀土相关企业四百来家,真正能规模化供货的,不到五家;能稳定供军工的,也就两家,其中一家背后还连着中国。这就是特朗普的焦虑来源:国内拼不出链条,外部又受制于人。那就换条路——把俄罗斯拉上桌。 别忘了,中国的政策弹性是实打实的震慑。2010年日本吃过一次“配额紧”,2019年北京说得更直白:谁拿着中国稀土去卡中国脖子,“中国人民肯定不高兴”。美国军工的算盘很清楚:关键时点若被精确限流,铕、镝、钆、钐这些“军工元素”若被点名,整个配套就得大喘气。与其等别人出牌,不如自己先备后路。 备路有两条:一条是“盟友路线”。澳大利亚莱纳斯+美国蓝线在得州搞重稀土分离,听上去像样,推进起来磕磕绊绊——环保审批慢、地方阻力大、钱要国防部贴、工艺纯度又卡在瓶颈,短期替不了军需。另一条是“对手变队友”:和俄罗斯把资源做成共同利益,战争与供应链拆账处理。前者磨洋工,后者来得快,特朗普的选择并不难理解。 乌克兰是这盘棋里的暗线。它的稀土和锂储量不算小,几个矿区——克拉马托尔斯克、斯拉维扬斯克一线——如今或在前线、或在俄控区域。美国今年与基辅签了资源开发与收益基金,听起来漂亮,但矿权不在乌政府手里,矿区不在乌政府脚下。普京早就话放在前:“美国企业来开发?欢迎。”翻译成人话——资源可以谈,但要在莫斯科的框架里谈。 特朗普听懂了。所以他一边给乌克兰端出“协议+基金”的安慰剂,一边给俄罗斯递上“油气+稀土”的硬通货;对基辅讲原则,对克里姆林宫讲利益,各取所需,各写一份新闻通稿。他向来不信“永恒的敌人”,只信“永恒的利益”。谁握着矿脉,谁就是桌边的“必要之恶”。 这套操作能买来停火吗?别指望一步到位。但它确实为暂停键提供了一个可交易的抓手:如果稀土、油气、民航零部件的松绑能换来“战线冻结+人道通道+三方会”的组合拳,特朗普的“交易”就有了落点。相反,如果只是口号叠加口号——“严重后果”挂在麦克风上,清单里还是老三样,普京不会买账,泽连斯基更不会接受。 还有两个现实的坎:第一,欧洲。只要“土地换和平”的影子还在,巴黎、柏林、华沙就会把桌子掀一半。稀土合作可以是美俄的私事,停火文本必须有乌克兰的名字,这条红线,欧洲这回站得很齐。第二,时间。战场是个消耗表:顿巴斯坐标每天都在挪,谁也不愿意在自家曲线向上时按暂停。特朗普要的是“可宣布的进展”,普京要的是“可兑现的利益”,泽连斯基要的是“可防守的未来”,三者同步难度,不比开一口新矿小。 所以,阿拉斯加的稀土,不是投降书,是谈判钥匙;制裁的“后果”,不是雷霆万钧,是价格锚。特朗普的两面手法,看着刺眼,其实务实——他承认美国稀土短板,承认中国的政策弹性,承认盟友项目的慢性子,于是把筹码压在最能立刻生效的地方:资源与矿权。 结尾按下火气,只留几句干货:战争靠矿车、靠预算、也靠文本;停火不是“讲道德”的产物,是“算账本”的结果。谁能把对方拖进自己的算术题里,谁就多一口气。至于“非常严重的后果”,别拿形容词吓唬人——拿出清单,拿出流量,拿出矿证;否则,一切都是风声。 参考资料:《 专家:特朗普3大狠招逼普京上谈判桌 极限施压策略(2)-中华网 》

0 阅读:33

猜你喜欢

秋恒看军事

秋恒看军事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