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蒂尔最近采访,说他看出来一些球员是故意被防住的。
我看到这段采访时,其实第一反应是小波特最近的发言:
他说他会故意装病,得低分,从而让那些押自己今晚表现不好的兄弟赚一笔钱。
我倒不是准备批判小波特,而是通过这两个事,感觉NBA的比赛,至少常规赛,可能比普通观众在转播镜头里刚到的,要更有“意思”。
此前我们就知道,常规赛对于很多球员来说都太漫长了,相比竞争,更重要的是健康,稳定,甚至是单纯的“度过”,所以很多球队在多数比赛里,会有一个节能模式——打一些简单固定的套路,用不多不少的努力,有机会就赢,没机会也不拼,大家对付对付,也就过去了。
这是比赛整体的态度、强度上,带着一种社畜淡淡的“疲惫感”,在场上的球员,可能和我们打日常公园3V3一样,偶尔溜达、串闲话、甚至聊一些有的没的。
而小波特和巴蒂尔的话,进一步细化了球员们的“小心思”,让我们知道他们都是怎么“偷懒”的:
或许是故意不出手,甚至是装病,以及被对位挂住后假装“我被封印了”,这些是另一种形式的“detail”,让我们能真正看到更多球员们的小九九,而不用担心自己是在瞎猜。
这会让比赛显得更鲜活和具体,而不是每次纸面分析时,轻飘飘的一句“状态不好”、“缺乏精神”或“没有活力”,可能在我们绞尽脑汁思考为什么没防住或没打进时,都抵不过球员现场的灵机一动。
这也能让人更深刻地感觉到,比赛是人打出来的,而人就是一些分析、执行、计划中最不稳定、不可预测的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