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?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,中国68年的友谊喂了狗   麻烦看官老爷

如梦菲记 2025-08-14 15:18:28

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?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,中国68年的友谊喂了狗 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   巴拉圭这个南美小国最近干了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,总统培尼亚居然主动邀请台湾的赖清德去访问,还大言不惭地说要守护68年的友谊,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,实际上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。   说起这68年的所谓友谊,其实就是典型的金元外交,台湾每年砸钱买支持,巴拉圭乐得当个政治工具收钱,双方心知肚明这就是一桩买卖。   培尼亚曾经在台湾留过学,可能是带着点个人情感,但把私人感情带入国家决策,这就有点不靠谱了。   赖清德这次南美行表面上是为了巩固邦交,实际目的很明确,就是想借机在美国纽约和达拉斯过境,刷点存在感。   毕竟他在岛内的支持率一路下滑,急需要在国际上找点面子回来,可惜台风来了,行程只能往后推,连老天爷都不给面子。   提到这种操作,不得不想起立陶宛的惨痛教训,2021年立陶宛脑子一热,允许台湾用"台湾"名义设代表处,结果中国直接把外交关系降到代办级。  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,立陶宛对华出口从2020年的5亿多美元直接跳水到2022年的不到1亿美元,跌幅超过80%。   这种断崖式下跌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,1300多家企业接连倒闭,6万多人丢了饭碗。   当初怂恿立陶宛的美欧盟友这时候倒是很安静,美国只会嘴上说说支持,欧盟给点象征性援助,根本填不了这个大窟窿,立陶宛这才明白,跟中国作对的代价不是西方盟友能承担得起的。   再看看巴拉圭的经济账本,数字对比相当震撼,中国和巴拉圭的贸易额2024年已经超过45亿美元,而台湾每年给巴拉圭的援助只有3000万美元,这差距摆在那里明明白白。   更关键的是,巴拉圭78%的大豆出口和63%的牛肉出口都依赖中国市场,这可是实打实的衣食父母。   对比一下邻国巴西就更明显了,巴西和中国关系好,每年通过对华出口大豆赚得盆满钵满,同样是南美国家,同样有优质农产品,就因为外交政策不同,发展差距越拉越大。   还有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斯威士兰,坚持和台湾保持所谓邦交,结果中国给53个非洲建交国提供零关税待遇时,就它被排除在外,优质商品进不了中国市场,损失可想而知。   培尼亚的选择更像是被个人情结绑架了理性判断,他动不动就说"捍卫台湾就是捍卫巴拉圭",这话听起来就很荒诞。   更离谱的是,巴拉圭直接向台湾索要数百万美元援助,前任总统更是狮子大开口要十亿美元投资,台湾还真答应了,派人去考察设厂,在一个农业国搞高科技工厂,这不是天方夜谭是什么。   巴拉圭国内的反对声音其实不小,代理众议长梅萨就直言不讳地说,巴拉圭在台湾身上浪费了太多时间,应该赶紧和中国建交。   农民协会也联名上书提醒政府,中国市场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,大豆和牛肉出口不能出问题。   更搞笑的是,7月下旬传出美国川普政府拒绝赖清德过境纽约,8月1日巴拉圭高层又表态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,这前后矛盾的表态,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摇摆不定。   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,外交部发言人直接点名批评,警告任何支持分裂国家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。   这话不是吓唬人的,中国有的是反制手段,可以提高检疫标准让巴拉圭货物在海关卡几个月,可以暂停农产品进口,也可以像对待立陶宛那样降级外交关系。   183个国家已经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,这是大势所趋,连欧洲发达国家都在调整对华政策,拉美地区也有越来越多的前邦交国转向承认一个中国原则。   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断交后得到中国几十亿美元投资,经济发展迅速,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里。   巴拉圭现在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,是继续为了那点蝇头小利和过时情怀付出不可逆转的代价,还是顺应时代潮流选择正确道路,全看他们自己怎么掂量。   机会窗口不会永远敞开,错过了发展快车,后悔可就来不及了,历史会证明,那些违背时代潮流的选择注定要付出惨重代价,而那些顺应民心、符合国家根本利益的决策才能经得起时间检验。  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,说出您的想法!

0 阅读:0
如梦菲记

如梦菲记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