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方好言相劝,普京对美国连让2步,不到48小时,就收到坏消息! 普京的飞机还没落地阿拉斯加,坏消息已经砸过来了! 过去三年,俄罗斯在乌东四州问题上咬得比北极圈的冻土还硬:要么划归俄罗斯,要么由亲俄政权控制,可就在8月10日,普京突然松了口,只要乌军撤出顿巴斯,其他州“不再强求” 这消息一出,连《华尔街日报》都惊了:俄罗斯这是要“打折甩卖”领土诉求? 更具戏剧性的是特朗普的“和平计划”:提议俄罗斯归还部分占领领土,甚至进行“土地互换”。这就如同“地缘版拼多多”,你退一寸,我让一尺,最终拼凑出“和平地图”。 普京的第二招更绝,同意把会谈地点定在阿拉斯加,这块1867年沙俄以720万美元“白菜价”卖给美国的土地,如今GDP高达数百亿美元,矿产、渔业资源富得流油。 美国选这地方,明摆着要给俄罗斯“历史暴击”:当年你卖地亏到哭,今天我让你连谈判桌都坐不稳! 可普京还是去了,8月15日,他的专机降落在阿拉斯加冰原上,白令海峡的寒风里,这场谈判从一开始就透着股“悲壮感”,俄罗斯媒体哀叹“这像极了战败国签城下之盟,” 看着普京在阿拉斯加被“团团围住”,给人第一反应是:这哪是谈判,分明是“地缘版狼人杀”!俄罗斯想用领土退让换美国承诺,结果被乌克兰、欧洲、美国三方“围剿”。 美国企图借谈判彰显主导权,却发觉乌克兰毫不买账;欧洲意欲刷存在感,怎料美俄全然未将其放在眼里。 说到底,国际政治不是“拼多多”,你退一寸,我让一尺,最后拼出个“和平地图”,领土问题、安全诉求、经济利益,哪一样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?普京的退让,本质上是想打破僵局,可现实是:你越退,对方越觉得你“好欺负”。 这场阿拉斯加之行,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:在国际政治里,“诚意”很重要,但“筹码”更关键,俄罗斯要是想真正掌握主动权,得先解决两个问题:一是让乌克兰看到“让步的甜头”,而不是“割地的苦果”;二是让欧洲相信,美俄谈判不会牺牲他们的利益。 至于美国?别光想着“主导谈判”,先把自己的承诺兑现了再说,北约不东扩、乌克兰去军事化,这些话说了多少年,哪一次不是“雷声大雨点小”?
美俄“双普大会”恐突生变故!俄罗斯警告美国:普京一旦感觉被耍,不排除在最后一刻改
【2评论】【16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