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10年,康熙忙完事,对太监说:“让德妃来侍寝吧”,太监一脸震惊提醒到:“皇上

南风意史册 2025-08-14 12:15:39

1710年,康熙忙完事,对太监说:“让德妃来侍寝吧”,太监一脸震惊提醒到:“皇上,德妃主子50岁了,给您换个年轻的吧”?康熙大怒:“我今晚只要德妃”。 德妃的家族乌雅氏,本属满洲正黄旗的包衣奴才,并非八旗贵族,地位远低于八旗秀女,其父亲卫武仅为参军将领,武职正三品,也不能提供显赫的政治背景。   依靠如此如此出身,谁能想到她日后能从最低微的宫女逐步晋升为四妃之一?谁能想到她的儿子日后能继承康熙大统,身份一跃成为皇太后?   1673年,此时她还只是乌雅氏,她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,成为低等宫女,日常只负责皇宫内的杂役。按理说,宫内的宫女数以千计,如无所长,终生都难以出头。   可乌雅氏凭借自身相貌出众和性格温婉,在一众宫女中脱颖而出,被分配到康熙身边侍奉,逐渐得到宠幸。   自此以后,乌雅氏便开始了自己的晋升之路。   1678年,乌雅氏生下皇四子胤禛,能为康熙生下第四个儿子是德嫔的荣幸,但因为她身份低微,在生下胤禛时自身还是奴籍,此外,清初后宫有规矩,不许生母抚养自己孩子。   所以胤禛出生后没有交给乌雅氏抚养,而是交给孝懿仁皇后代为抚养。这导致乌雅氏和胤禛虽有血缘关系,但日后亲情不佳,为晚年的悲剧埋下伏笔。   同年12月,乌雅氏被正式册封为“德嫔”,脱离奴籍。   三年后,德嫔生下皇六子胤祚,恰逢赶上之后康熙大封后宫,因诞下两名皇子,德嫔也晋升为德妃。不过这位皇子在6岁便早早夭折,在历史上未留下太多痕迹。   1682至1686这5年间,德妃又生下三名女儿,但两名不幸早夭,只有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长大成人,在日后下嫁佟佳氏。   1688年,这一年对德妃也非常重要,这一年她生下了皇十四子胤禵,此时她的身份已今非昔比,并且后宫也允许生母抚养亲儿。   胤禵是在德妃的抚养下长大的,所以比起胤禛,德妃在情感上和胤禵走得更近。不过德妃也不会想到,她生下的两名皇子在日后会成为政敌,这让她也身陷政治漩涡中。   康熙晚年,因太子胤礽事件并未再立储君,但皇十四子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,出兵西北讨伐准噶尔,因此被视为继任康熙的热门人选。   德妃在九子夺嫡中,立场明显偏爱胤禵,对胤禛冷漠。比起胤禛阴郁的性格,她更喜欢胤禵的性格豪放,战功赫赫,更符合母亲心中的“英雄儿子”形象。   德妃在康熙面前,也是对胤禵称赞有加,而很少提及胤禛。   而在康熙驾崩后,隆科多宣布遗诏,由胤禛继承大统,这则消息让德妃反应激烈,甚至说出:“皇帝钦定我的儿子继承皇位,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”。   这句话看似谦虚,实则是对胤禵未能继承皇位表达不满,她的态度在随后的一系列行为中,也有所展现。   比如德妃在康熙驾崩后,宣称要“随先帝而去”,甚至绝食数日。之后要不是雍正跪求,甚至用“儿臣不能独活”的话语相逼,可能真就随康熙而去了。   再者,雍正继位后,德妃应顺理成章继承皇太后之位,可她拒绝搬入太后宫殿,也拒绝接受太后尊号。   德妃不愿合法继承太后之名的行为,也是在暗示雍正不是合法即位,是对皇权的挑战。并且,雍正即位后就夺走了胤禵的兵权,将其囚禁,这也是德妃难以接受的。 信息来源: 中华书局|《清实录·康熙朝实录》   文|饮用纯净水 编辑|南风意史

0 阅读:70
南风意史册

南风意史册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