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5年,日本宣布投降,日本天皇为了保命,竟然向麦克阿瑟献上日本最美的女人,把这个美国大汉伺候的欲仙欲死,让日本天皇没想到的是,美女的结局却令人侧目……
主要信源:(手机凤凰网——麦克阿瑟在日本当了六年“太上皇”,日本人如何评价他?)
1945年8月15日,日本投降,宣告了多年战争的结束。
美国人接管日本,其中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负责事务。
日本面临巨大挑战,需要重建,麦克阿瑟手中有大权。
裕仁天皇为保全自己,避免像别国领袖那样结局凄惨,想出一个法子:拉拢麦克阿瑟。
就这样,当红女演员原节子被选中,用特殊方式接近麦克阿瑟。
她那时才二十六岁,在日本很出名,人称“昭和第一女神”。
麦克阿瑟比她年长不少,却对她着迷,这关系持续了几年,对日本后来的政策起到不小作用。
原节子配合完成使命后,便退出公众视线,终身没结婚,隐居了五十年,到九十五岁才离世。
她为何被当作圣女,背后故事值得一谈。
原节子出身普通家庭,家里兄弟姐妹八个,她是最小的一个。
祖上做生丝生意有些积蓄,但时局变化,这行当没落了,日子渐渐紧巴起来。
到她上学年纪,家里已经付不起学费。
幸好二姐夫熊古久虎在电影制片厂干活,便推荐她去做杂工。
原节子长相不一般,眼睛大而有神,鼻梁高挺,不像多数日本女性那种温和模样。
靠着这特征,她在制片厂从跑龙套做起,运气不错,十五岁就当上了女主角。
电影演个穷学生角色,叫杰子,厂长觉得这名字顺口,就给她取艺名原节子。
从此她演艺路走红了,片约不断,名声越来越响。
二战期间,日本陷入战争泥潭,电影不再只为娱乐,成了宣传工具。
原节子也卷入这股风潮,拍了许多军国主义题材的片子,支持战争。
那时德国在拍部叫《新生的土地》的战争电影,导演阿诺德范克来日本选角,一眼看中原节子。
这部片子军部插手,要求加入在东北拓殖的镜头,播出后争议大,但德日两国却叫好。
原节子因此受邀访德,见了希特勒和戈培尔,受赞赏成了国际影星。
战争结束那年,日本败得很惨。
麦克阿瑟被派当上司令,掌管美军占领日本。
日本人把天皇当神拜,美国人琢磨着,如果废掉天皇可能乱套,就留个心眼。
裕仁天皇担心自己像希特勒或墨索里尼一样下场,拼命巴结麦克阿瑟。
麦克阿瑟降落在神奈川后故意不露面,逼得裕仁亲自去找。
两人见面时合影,麦克阿瑟个子高,裕仁矮一截,照片被调侃作“父与子”。
天皇送来金银财宝,但总觉得不够稳妥。
于是裕仁把目光转向原节子,这时机合适。
她名声大,模样俊俏,安排在一次晚会上介绍给麦克阿瑟。
原节子没推辞,接受了任务。
晚会后,两人频繁出双入对,麦克阿瑟迷上了她。
关系展开后,原节子间接影响了麦克阿瑟的决策。
麦克阿瑟权力大,经原节子劝说,把天皇制保留了下来。
这点在历史记载中提到过:陆立之写的《谁主沉浮》里分析,日本用这招迷惑了太上皇,不顾中国、苏联等国反对。
结果天皇没上军事法庭,还被美国援助了一把。
日本粮食短缺时,援助也来得快些。
麦克阿瑟的决定让许多战犯逃脱了惩罚,晚年过得滋润。
日本民众把原节子当英雄捧,街上到处是她的海报,封她为“永远的圣女”。
原节子自己也捞到好处,被推选为妇女代表,导演们求着请她拍新戏。
虽然美国人眼里的麦克阿瑟有妻子儿女,但在日本她没受指责,反而受尊敬。
麦克阿瑟离开是在1951年,被总统召回,借口没做好司令工作。
那时美国总统听到些传闻,就撤了职务。
原节子没跟去美国,她知道麦克阿瑟家有妻小。
使命结束,她便重拾演艺路。
拍了几部著名导演的作品,比如黑泽明和小津安二郎的片子。
角色变样了,从战争片转成新时代女性形象。
小津安二郎夸过她,说演技能理解角色,救了自己的电影。
外界猜她和小津安二郎有感情,一次聚会中被瞧见两人聊得开怀,但原节子没越界,可能心里挂着麦克阿瑟的过去。
1962年拍完《忠诚藏》,她息影隐居去了。
1963年小津安二郎去世,她低调出席葬礼后便隐居在他墓旁。
她终身没成家,没爱过别人。
1964年麦克阿瑟死时她没到场,表明那段情只是任务。
回顾原节子一生,有喜有悲。
日本人尊她为圣女,帮国家渡难;但在盟国看来,她让战犯逍遥法外。
历史评价复杂,她自己却说,献身不后悔,是为国为民。
这就是她的轨迹:当红明星变工具人,又变回自主生活。
她影响深远,被记住的是那份坚韧。